CNML格式】 【 】 【打 印】 
嶺南書法與書法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6:23:05  


  中評社廣州10月18日訊 同中原文化中的傳統書法一樣,嶺南書法源遠流長,它吸收了中原深厚的書法藝術,又凸現嶺南地方的特色,湧現出“白沙書派”、“竹本派”、“康(有為)體”等嶺嶺南書藝的流派和一批功底深厚的著名書法家。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堪稱風格紛呈,人才輩出。從漢字的結體型制上,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各種字體。從書體上有晉代“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行草;唐代歐(陽詢)、褚(遂良)、顔(真卿)、柳(公權)四大家的楷書;張旭、懷素的狂草;元代趙孟(左邊兆,右邊頁)的行楷,等等,皆為中國歷史上長盛不衰的書體。中國書法作品款式繁多,常見的有條幅、中堂、橫批、鬥方、扇面及對聯等。

  廣州歷來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山川秀麗,人傑地靈、經濟發達、文采風流,歷代書風甚盛,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名家輩出。然而,由於嶺南氣候多雨潮濕,紙張難以保存,所以自漢至唐書法鼎盛時期,廣州地區都沒有書法家的墨跡遺存,目前殘存的只有一些磚文和碑刻。現存南山題名石刻是出於宋代廣州書法家李昂英之手書,此外見於載籍的還有崔與之。直到明代,廣州地區才湧現出較知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

  陳獻章(白沙)為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廣東大學者、大書法家,門下弟子甚眾,自成一格,形成“白沙書派”,名聞宇內,開嶺南書法之先河。在書法上他初學蘇東坡,後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並參以懷素。陳獻章追求書境妙造自然,晚年以茅根作筆被稱作茅龍筆,取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寫出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陳獻章書法的特點和風格是挺拔沉雄,生峭澀辣,自具獨特面目。其作品備受推崇,被人視若珍寶,至於“得其片紙寶之若金”的程度。據說當時京城人士每遇廣東來者,必開言索求。

  湛若水是陳獻章的學生、門人,在書法上主張字為心畫,應“由畫以傳心”,他的書法作品豪縱不羈,極有氣勢。他與同時期的趙善鳴、鄧翹、蕭文明等“白沙書派”代表人物一樣,不計較於一點一劃的得失,所求取的是書法的神韵以及字幅的整體感,給人以質樸和諧的美感。

  “三鳳”即黎民表、黎民衷、黎民懷三兄弟,為明代中葉廣東最傑出的書法家。其中黎民表為“南園後五子”之一,其詩、書、畫均有較高造詣,書法中之篆、隸、行、草俱入妙品。他留在德慶錦石山(華表石)絕頂壁上的手跡“華表石”三字,字徑近丈,筆力遒勁,是廣東金石中的著名遺跡。

  明末清初是嶺南書壇大放異彩的時期。崇禎年間東莞的王應華,書風獨特,於雄肆之中,極抑揚頓錯之致,是明代嶺南書壇一大家。南海鄺露書風遒麗奇雅,能真、行、篆、隸各體書法,傳世珍品較多。屈大均、陳恭尹、彭睿(左邊王,右顴去掉頁)、(號竹本)是明末遺民書家中成就最大的三位。屈、陳書法清健超逸,彭氏善草書,灑脫勁健,以筋節骨力見勝,狂放恣肆而又不失法度,被人稱為“草聖”,其書畫人稱“竹本派”。明末嶺南書法傳世有兩大名跡:《袁崇煥督遼餞別圖咏卷》、《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前者藏於香港,作於崇禎元年(1628年),當時袁崇煥再被起用為遼薊總督,粵中名士陳子壯等19人賦詩贈別題於畫後;後者藏於廣州市美術館,詩卷縱32厘米,橫676厘米,詩卷中有陳子壯等10人題咏,後面有大量題跋,均出自名家之手筆,是珍貴的嶺南書法名跡。

  清代廣州著名的書法名家有蘇珥、黎簡、宋湘、吳榮光等。蘇珥的書風簡樸曠達,尤擅榜書;黎簡有詩、書、畫、印四絕之稱,行草毓秀宕逸、超脫而無塵俗之氣;宋湘的書法氣勢豪雄,其行草筆力老到,無塵俗之氣。他還以蔗渣、竹葉作書,亦為世人所重視;吳榮光年青時學習蘇東坡書法,離披特甚,人稱“爛蘇”,晚年運碑入帖,自成一家,筆力尤為奇肆。

  鴉片戰爭後,廣州地區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嶺南書法風格也出現了新的面貌。嶺南書法家努力探索、開創出新的路子。當時比較著名的書法家有“蘇氏三傑”,即蘇引壽、蘇仁山、蘇六朋以及朱次琦、陳澧、李文田、康有為等。蘇引壽善於行草,縱逸不群;蘇仁山書法獨具一格,篆隸楷行草五體皆精,行書筆法古勁,意態奇偉。蘇六朋善於創作擘窠大字,隸書亦佳。朱次琦和陳澧是嶺南一代大儒。朱次琦的書法源於顔真卿,吸取歐陽洵、虞世南的長處,意到筆到,力透紙背,雄渾蒼秀。陳澧的行書源於米芾而輔之以李邕,法體緊勁,沉雄駿快。朱、陳的書法既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又有濃鬱的風雅情調,充分表現出“書卷氣”。

  一改嶺南書風的重要人物應屬李文田。李氏對碑貼源流進行深入研究。少年時精熟唐碑,中年以後,博采漢、魏碑刻,參以鄧石如、趙之謙的筆法,融篆隸楷於一爐,筆力酣暢飽滿,意態厚重雍容,卓然成一代大家。李文田運碑入貼,自創具有嶺南特色的碑派書法,對廣東及整個嶺南書壇作出重要貢獻。

  嶺南碑派的領袖應推康有為。康氏少年時曾得朱次琦傳授筆法。32歲時,在北京上書失敗後一心投入碑文的研究,觀看過北京收藏家的金石數千種。光緒十五年(1889年)寫成中國書學史上的名著《廣藝舟雙楫》。書中提出“尊碑”之說,推崇漢魏六朝之碑。此書對中國、日本書壇影響極大。康有為在書法創作上,運碑入帖,採用以“圓筆”作碑體的特殊方法,形成獨具個性的“康體”,博采眾長,自成一家。康氏書法的風格,雄強樸茂,飛逸渾穆,充分展示出陽剛之美。康氏門下子弟甚多,最著名的有梁啟超、崔斯哲、江孔殷、張柏楨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應數梁啟超。梁氏的書法,用筆精嚴,神氣內斂,意態閑雅,達到很高的境界。

  民國時期的嶺南書法,繼承清末碑帖合流的傳統,名家輩出。除康氏門下弟子外,王(wei)為近世章草名家,其書法清勁峭拔,別具一格。現代嶺南書壇上足以抗衡中原,逐鹿江左的大家當屬葉恭綽(1881~1968)。葉氏於民國時歷任交通部次長、總長、交通銀行經理等高官及南京國學館長等要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館長、中央國畫院首任院長等職。葉氏幼承家學,在詩文書畫上均有很高造詣。葉恭綽初學王體行書,後受康有為影響,沉迷於六朝刻石,把南帖的韵致融入雄強的碑法中,參用章草的筆意,真氣彌滿,極有魄力。他的書法,繼承清代嶺南書法名家吳榮光、李文田、康有為等人的創新傳統,形成獨特的風格。其著作有《遐庵談藝錄》、《葉恭綽書畫選集》等。此外,民國時期嶺南書壇上還有隸書名家胡漢民、林直勉等。胡氏隸書筆意謹嚴,神采煥發,秀美清逸,行書用筆如飛而精緊遒勁。林氏則遍習漢代名碑,取其精華,融會貫通,自成體貌,用筆簡勁樸茂,筆力沉雄,達到很高水平。林體隸書,自20世紀30年代起影響廣東書壇,為後人所仿效。在帖學書法上仍有不少名家繼續探索,取得較大成就的有:潘飛聲行書蒼秀渾雅;程景宣楷書方正淳厚;商衍鎏行、楷書均高雅閑逸。桂坫行楷清新脫俗。

  建國後,嶺南書法藝術這朵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得到蓬勃發展。老一輩的嶺南書法名家如商衍鎏、葉恭綽、容庚、商承祚、祝嘉等繼續精研書藝,努力創作,取得豐碩成果。一些書家更是收徒教學,形成幾個嶺南書藝流派。其中對廣州書壇影響較大的有吳子複、秦萼生、麥華三、李曲齋等。吳子複的隸書、麥華三的楷書、李曲齋的行草更為眾多書法愛好者的仿效和推崇。20世紀六十年代活躍在嶺南書壇的書法家還有侯過、伍根天、阮退之、佟紹甲等。七、八十年代中青年書法家紛紛崛起,人才輩出,繼承並推動了嶺南書藝的發展。如莫仲予、曾景充、陳景舒、黃子厚、關曉峰、李緯、盧有光等是頗具功力而又各具風格的嶺南書法家。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