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銀行業暗藏全球最大系統性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11:36:05


  根據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波動實驗室(Volatility Laboratory)的一份最新分析報告,過去三年中,在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救助中國銀行業的成本增加了近三倍,至5,262億美元,超出了救助全球任一國家銀行系統的成本。

  波動實驗室利用上市中資銀行的數據來估算銀行股價在六個月內下跌至少40%的情況下需要多少額外資本才能讓銀行保持償債能力。這篇研究報告對具體的方法進行了解釋。這些方法不太容易理解,但可以說該報告利用中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股價來模擬央行對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央行通過此類壓力測試來確定銀行業是否有足夠的資本來抵禦嚴重程度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相當的金融風暴。

  如果波動實驗室的估算能說明什麼問題的話,那就是中國的銀行業沒有足夠資本來應對像2008年那樣的金融危機。自3月份以來,中國政府推出了一些旨在推動經濟增速回升的措施,這些措施已成功拉動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從第一季度的7.4%重返7.5%。中國財政部稱,6月份的政府支出較上年同期增長25%。但中國這些所謂的微刺激措施也使國內信貸再度出現大幅增長,6月份新增貸款較上年同期增長25%,至人民幣1.08萬億元(合1,742億美元)。

  波動實驗室並未解釋救助成本上升的原因,但這種上升勢頭與近年銀行信貸急劇增加的趨勢一致。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且違約風險上升之際,投資者已將中資銀行的股價推到了相對於銀行貸款賬面價值的創紀錄低位。比如,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目前的股價就低於其賬面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