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30年的木耳“老把式”對話現代化農業工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4 12:33:41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在被稱作中國“黃背木耳”之鄉的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鎮,當地有名的木耳種植大戶代進祿,最近有點心事,行情經常波動不說,老聽別人說現代化農業工廠厲害,還能厲害過自己30年的“老把式”?近日,代師傅專程到農業工廠登門拜訪。

  代師傅今年65歲,頭髮花白,個頭中等,常年種木耳的手黝黑粗壯。以湔氐鎮為中心的什邡市,是中國較早引進種植優質黃背木耳的地方,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年產1.5億袋的種植規模,居國內前列。代師傅家種植了15萬袋,農忙時每天30多個工人做菌包還忙不過來。對自己的手藝,代師傅非常自信。

  眼前新建成的“高品質黃背木耳繁育中心”,是香港昊陽國際控股集團依托四川農大、四川農科院技術支持建起的農業工廠,一期投入三千萬元。占地120畝的標準化廠房,讓代師傅進門就吃了一驚。

  “看技術,看技術!”代師傅對十幾位種植大戶小聲嘀咕。進了種植廠房,整齊的鐵制架子,木耳裝袋就跟士兵列隊一樣整齊。當親眼見到液體接種時,代師傅瞪大了眼。

  “配料裝包現在都是機器裝,但我裝完後只能靠人工滅菌、接種,熟手一天最多弄1千包,農業工廠裝袋完直接流水線自動化作業,液體接種不需要人,一個小時3千包!這個翻了72倍啊。”代師傅算賬很吃驚。

  農業工廠顛覆了種植戶們的傳統種植經驗。昊陽農業董事長吳世其向大家介紹,除採用液體接種這一最新農業科技成果之外,還採用液體制種,克服了傳統制種無法常年循環生產的困難,將60天縮短到10天,隨用隨制;在生產環節體現工廠化流程優勢,全自動化數控設備流水線,恒溫、恒濕、培育不受自然條件限制。

  更可貴的是,在分散種植過程中,絕大多數種植戶採用煤炭燃燒產生蒸汽滅菌,每年需燃煤約4萬噸。而農業工廠採用天然氣高溫高壓滅菌,取代燃煤,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2千噸、減少爐渣1.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80噸。還可為農民減輕消毒噴灑、農藥殘留、土地複耕難等問題。

  最讓種植戶們服氣的,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催生的農業工廠,有效地提升了市場話語權。種植戶王有勇說:“木耳市場行情經常大幅波動,分散種植不容易獲得價格話語權。農業工廠可以憑借種植規模和生產速度,應對波動能力大大提升。”

  吳世其說:“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要有工業化思維,依靠市場帶動資本投入,工廠化能大規模應用農業科技,實現農業效率的提升。”

  這一家工廠就可帶動當地5000多種植戶,年產木耳2萬噸。眼見為實,種植戶們服氣了。30歲的張楊是“木耳二代”,子承父業的他有10萬袋黃背木耳種植規模。他拉著代師傅咬起了耳朵:“回去我們也搞超聲波加濕。”

  種植大戶們按捺不住,在參觀現場就展開了激烈討論。代師傅說:“農業工廠好啊,這是走精包裝路線,價格上得去!流水線生產的確牛,值得學習。但是投入同樣巨大,靠自己投不起,還得另打主意。”

  這一現代化農業工廠的落地,是什邡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成果。它依托社會資本投入和科技創新應用,讓農民看見了未來農村的新業態、新前景,也讓農民從傳統種植的經驗中警醒過來,逐漸融入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