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嚴防路政執法小權微腐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12:39:26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勾結“黃牛”,收受好處費,違規放行超載貨車,以罰代管,違規收取超載貨車費用……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日前通報了呼和浩特市交通運輸局及所轄多個路政執法監察大隊70名工作人員的違紀違法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曝光了多起公職人員在路政執法及治超過程中的腐敗問題:湖南省瀏陽市紀委監委查處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亂象背後的腐敗問題,涉案人員達75人;吉林省和龍市交通運輸管理所原副所長金哲長期向非法營運司機透露嚴打整治信息被查處;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交管所原工作人員汪鷹直接向管理服務對象索要錢財被查處……

  群眾對超載超限車輛深惡痛絕,執法部門卻對違章車輛“選擇性執法”“交錢就放行”,該領域的“小權微腐”問題為什麼易發多發?如何強化監督監管,堵住管理漏洞,防控廉政風險?

  從查處通報的典型案例看,路政執法領域腐敗問題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些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紀法意識淡薄,利用職權便利,將執法權當成斂財工具。“特別是在能否放行、是否處罰、怎麼處罰等關鍵問題的處理上,利益輸送較為集中,執法人員能借權撈取源源不斷的好處費。”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孫運博告訴記者。

  據介紹,呼和浩特市路政執法監察支隊下屬的榆林超限檢測站兩個班組8名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利用在查驗車輛、稱重檢測、現場收費等環節的職務便利以權謀私,收受好處費後便不按規定引導超載超限車輛入站稱重檢測和卸載轉載,在檢測站外直接予以放行。據統計,兩年間,8人與“黃牛”勾結共收受好處費達60餘萬元。

  除了執法人員主觀上的貪婪斂財外,相關檢測設備技術上的漏洞,也為權力尋租帶來可乘之機。據辦案人員介紹,此前榆林和練家營兩處超限檢測站的地磅檢測系統均不能自動智能完成檢測、記錄、上報等程序。利用這個漏洞,工作人員如果想在超載車輛過地磅時“予以關照”,便可通過關閉系統或者將相關數據截留清除、不予上報進行暗箱操作。同時,檢測站內的監控設備未實現全覆蓋且長期被關閉,讓一些違規操作更加暢通無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