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拓寬國資國企改革資金來源渠道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17:52:23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12月28日,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深圳)基金簽約暨基金管理公司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至此,自今年5月26日由中國國新發起設立的總規模700億元,首期規模350億元,採用“母子基金”二級架構模式的綜合改革(以下簡稱“綜改”)試驗基金群中,深圳、西安、杭州、青島的綜改試驗子基金已相繼完成簽約。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資國企改革的順利推進,既需要內生動力的支撐,也需要外生動力的推動。尤其是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改制上市等內容,更是離不開外部資金的參與。顯然,綜改基金的設立,將有助於拓寬國資國企改革的資金來源渠道,強化資金對改革的支持力度。

    在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看來,綜改基金的設立,能夠在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同時,採取市場化方式推動深圳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實際上,國資國企綜改基金的設立,亦是“產融結合、以融促產”的重要舉措,即通過將基金資本市場化運營優勢與地方國資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有機結合,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結合記者從中國國新和深圳國資委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綜合改革試驗(深圳)基金的設立,將通過央地協同推動深圳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更大成效,加快投資落地一批重點項目,形成聚合發展效應,更好發揮國有經濟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發展戰略。

    事實上,作為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的一項國企改革重大專項工程,區域性綜改試驗自2019年7月份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已擴圍至七個地區。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的話說,“目前布局的七個綜改地區,基本覆蓋了我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大局。”

    從各地綜改試驗方案的內容來看,記者注意到,多地區均將目光瞄向了“上市公司”。如深圳明確提出“上市公司+”戰略,即依托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加大市場化併購上市公司力度,推動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西安提出,培育上市後備資源,推動國有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板塊上市發展,落實企業上市分階段獎勵政策,力爭區域內每年新增兩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青島提出,推動市屬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區域性綜改試驗的提出,主要是結合各區域的政策及資源優勢,促進區域內國資國企改革的綜合施策,從制度層面推動國資國企的先行先試、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高質量發展。”張立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區域性綜改試驗的核心就在於以點代面,通過局部性制度創新帶動面上的制度創新,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以及經濟、社會、文化、城鄉及生態等多領域進行制度創新,形成相互補充、相互配套的制度體制和運行機制。而借助資本市場的核心樞紐功能,顯然將有效提高資本配置效率,改善企業融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有利於銜接好資金、技術與市場,從而加快企業的做強做優做大。

    劉興國認為,綜改試驗子基金的陸續成立,一方面可以通過資金投入,加快當地國有企業的股權多元化進程,推動相關企業積極規範管理、改善績效,進而培育更多優質國有企業,為後續上市創造條件、做好儲備。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資本市場併購重組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進而促進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