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迎難而上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08:58:30


 
  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

  2022年,國際環境風高浪急,世界經濟滯脹風險加大,疫情反復延宕、高溫乾旱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明顯,面對困難局面,我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後,在高基數上再次躍上新台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569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741美元,繼續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穩居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外匯儲備餘額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穩居世界第一。

  從國際比較看,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快於美國2.1%、德國1.9%、法國2.6%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2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經濟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我國擁有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2022年全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產0.5%,創歷史新高,實現“十九連豐”;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繼續位居世界前列。

  過去5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我們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衝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兩年平均增長5.1%;2022年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求進,持續鞏固回升態勢,中國經濟“成績單”舉世矚目。5年來,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新時代1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特別是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更高歷史起點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