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已吸引80學者來港
http://www.CRNTT.com   2023-03-11 13:52:57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3年“青年科學家502論壇”港澳專場昨日在港舉行,以“從基礎到前沿”為主題,多位國際科學家就前沿研究的新進展與與會者作深入交流。超過120位科研業界人士出席論壇,包括港澳區的“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新基石研究員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出,國家對基礎研究是空前的重視,特區在這方面具有優勢,亦有能力為國家的科技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孫東又強調,“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已吸引80名科研學者來港,“搶人才”初見成效。

  論壇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與香港科學院、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共同主辦,孫東和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黃玉山等致辭,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出席。

  將投入60億元發展生命科技

  孫東表示,政府必須大力鞏固及強化現有優勢,為推動中下游的發展打好根基。為了延續上游的優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會繼續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各項計劃,資助各類相關的研究項目。他續說,早前預算案公布將投入60億港元發展生命科技,又預留30億港元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科研工作,都顯示出政府大力發展創科的決心,另外“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推出至今,已吸引80名科研學者來港。

  為了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礎科研,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表示,基金會推出“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持續支持年輕科技人才探索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目前內地的“科學探索獎”已資助20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由獲獎人自由支配。“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計劃10年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現時已有11位港澳地區科學家獲上述兩個項目資助。

  黃玉山表示,研究資助局每年投入23億港元資助大學的科研項目,但有關資助僅用於科研,而非資助科學家本身。他認為,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的資助能夠填補本地這方面科研資助的“空白”,有助鼓勵青年科學家。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及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發表主旨報告。盧煜明剖析了“醫療診斷的範式轉變”,並談到自己在研發“無創產前檢測”的經驗和如何把這項研究應用於癌症快速篩查。勉勵年輕科研員在漫長的科研路上要有熱誠和毅力堅持到底,最終都會找到正確的方向。

  張翔就為“創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科學如何轉化應用”作出解說。他以光的折射原理去解釋其研發的“隱形”材料,相信此技術可應用在未來科技。

  多位科研界人士更在論壇中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並探討科學發展新趨勢,包括騰訊傑出科學家張勝譽、歷屆“科學探索獎”港澳地區獲獎人、首屆港澳地區新基石研究員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