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精細服務發展銀發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4-05-13 15:44:15


3月21日,在東勝區巴音門克街道團結社區老年人助餐點,老年人在用餐。(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2.96億人。專家預計這一數字在2035年前後將突破4億人,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約5億人。老齡人口的持續增加拓展了銀發經濟的潛力。據估計,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左右。發展銀發經濟是順應人口變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滿足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保持國內消費需求持續擴容提質的需要。

  產業根植於市場,銀發經濟由社會老齡人口的各項生活需求所驅動。發展銀發經濟,應從老年人四方面的需求著手:一是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通過提供康養產品或服務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二是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便的“鬧心事”,通過提供上門服務或者就近集中服務,讓老年人不用再為生活瑣事憂心。三是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豐盈老年人精神生活,實現“老有所樂”。四是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關愛需求,通過提供更多心理服務和產品,減少老年人心靈的孤獨感、消沉感、苦悶感,呵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銀發經濟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核心邏輯正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關心關愛老年人。衹有精準把握老年人的消費心理和特點,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提供符合其預期的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美好。

  由於身體機能減退、知識結構更新慢、缺乏親友陪伴等多種原因,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有其獨特性。首先,老年人屬於“價格敏感型”消費群體,很多深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的老年人往往注重勤儉節約,在消費時要求“高性價比”。其次,老年人消費還具有服務敏感性,相比網絡購物,不少老年人更喜歡在實體店購買產品和服務,消費習慣更傾向於親身感受。對於老年人而言,購物過程中的服務體驗十分重要,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更容易贏得他們的信任。比如,老年人對新科技概念、智能化操作不熟悉,相關產品的售前、售後跟蹤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又如,在服務型消費等方面,他們希望得到更為熱情、主動的服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