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調查:65%受訪者料聖誕消費增
http://www.CRNTT.com   2018-11-20 10:51:05


梁耀宗(左)料實體店與網購的聯合銷售模式或成發展趨勢。右為凌羽一。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放緩,但市民的消費意慾似乎並未有受到影響。新城廣播昨公佈最新一項“商場數碼消費體驗”調查,發現65%受訪者預期聖誕消費額度與去年相若或增加,21%受訪者稱按年增加一至三成,料消費額按年倍增者亦佔4.2%。而手機支付的普及度遠超傳統電子支付EPS,有四成半曾以手機支付購物的受訪者表示設定每次消費限額為500元或以上。

  香港文匯報報道,調查指出,有七成的市民稱今年聖誕將增加外出用膳的消費,預期增加服飾以及食品方面消費的亦分別佔57.3%及62.9%,相反去年大熱的電子數碼產品,今年則不納入購買首選項目。至於影響聖誕消費意慾因素中,最多人認為經濟前景及節日氣氛是最主要因素,各佔26%,其次是就業環境(19%)及個人投資項目的升跌(17%),銀行利息因素僅佔2%。

  新城廣播營運及運作總經理梁耀宗表示,雖然經濟數據有放緩,但由於失業率仍低,加上工資及個人資產方面並沒有受到經濟很大影響,故未有影響大部分市民的消費意慾,但不排除經濟放緩會有“滯後”效應。

  78%擬親身到商場購物 

  調查亦指,商場促銷優惠最能增加市民消費意慾,59%市民認為商場優惠,包括促銷優惠、送贈節日禮品,能增加其消費意慾,亦有17.8%市民認為商場的特色聖誕主題佈置及活動是吸引其前往消費的主要考量。雖然網購盛行,但調查顯示消費者選擇商場購物仍佔大比數,約78%受訪者選擇親身到商場選購禮物,主要原因是可在實體店接觸產品(44%),其次是可即買即取及無須等候(32%)。梁耀宗預計,實體店與網購的聯合銷售模式或成發展趨勢,讓消費者在實體店體驗產品,再選擇網上購買。

  不少商場研發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約65%市民曾使用商場手機應用程式,與去年情況相若,顯示使用率並沒有增長。約四成市民表示從未使用自助手機充電站,經常使用的市民不足一成;三成市民表示從未使用個人化實時電子推廣訊息傳遞服務,經常使用的市民約佔一成。創智市場策略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凌羽一建議,商場不應個別推出App,應該一個集團推出一個綜合App,從而提升市民使用量。

  手機支付普及度超EPS 

  至於付款方式方面,表示較多使用傳統電子渠道EPS付款的僅佔6.5%,低於使用手機支付的11.6%,顯示手機支付的普及度已超越舊式電子支付EPS,而居頭三位的分別為信用卡(38%)、現金(26%),以及八達通(17%)。而內地電子支付比國際手機品牌的電子支付受歡迎,共42.4%市民表示曾使用兩大內地電子支付龍頭──支付寶(Alipay)及微信支付(WeChat Pay),Apple Pay佔20.6%緊隨其後,遠高於Android Pay和Samsung Pay等其他電子支付渠道,反映內地開發的電子支付普及化。

  受訪者認為,保安技術可靠性為最主要考慮因素(39%),其次是服務商的信譽(24%),之後才是優惠數(20%)。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全盛建議,市民在使用電子支付時,應盡量使用生物認證,不要採用數字認證;並多些留意短訊通知,因很多銀行都會有付款通知。上述有關商場數碼消費體驗調查於本年10月期間進行,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共訪問了約4,800名年齡介乎18至55歲人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