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外國投資者 美國經濟能支撐多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11:17:29  


美國經濟要日本“拉一把”。(資料圖片)
  中評社廣州3月7日電/“如果美國無法保證每年吸收國外投資的數額相當於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情況將很難想像。”前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2004年的一次演講中這樣表示。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006年第三季度,美國吸收的外國投資超過86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當年GDP的6.5%,經濟學家預計2007年美國對外國投資的需求還將保持在GDP的6%左右。美國對海外資本的嚴重依賴讓部分學者擔心:跑步前進了4年多的美國經濟還能堅持多久? 

  事實證明,美國學者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美國財政部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2006年12月購買美國長期證券的外國資本淨流入減至156億美元,為近5年來最低水平,而在2006年美國每月至少需要700億美元的海外資金來填補其經常項目赤字。這不僅反映了外國投資者對美元產品的信心正在減弱,也顯示出美國需要大量外資解決棘手的赤字問題。 

  美國《商業週刊》撰文分析指出,國內儲蓄不足是美國嚴重依賴外國資本的主要原因。去年第三季度,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部門儲蓄總額為2249億美元。家庭和政府部門消費總額均大於收入總額,呈負儲蓄態勢,企業未分配利潤貢獻了第三季度所有儲蓄額並填補了家庭和政府部門的負儲蓄值。實際上,2006年美國國內儲蓄僅貢獻了全年淨投資額的1/4,其餘大部分均為外國投資。投資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源泉,經濟增長需要儲蓄的支持,而儲蓄率過低的問題如何解決對於美國來說顯得十分關鍵。然而,由於個人儲蓄仍呈下降趨勢,而且國家財政預算也面臨長期壓力,有專家表示,負儲蓄還將持續很長時間。 

  令人擔心的是,外國投資者已開始選擇分散投資,不再一味專注美元產品。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者意識到,與其他國家的投資機會相比,投資美國雖然風險小,但收益也相對較低。此外,外國投資者發現美國的“雙赤字”問題仍在惡化,一方面是美國國內低儲蓄之風依舊盛行,美國居民還沉溺于反復透支消費的惡性循環當中,導致經常項目赤字屢創新高;另一方面是在軍費開支的重壓下美國財政預算赤字仍在膨脹。因此,從石油輸出國組織到亞洲主要國家,美國的債主們都在調整自己的海外投資組合,美元產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大堆經濟數據為美國繼續尋求外國資本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由於很多發展中經濟體金融設施不夠完善,沒有成熟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來合理分配巨額外匯儲備,它們將成為下一階段美國進行外部融資的首選目標。可以肯定的是,不論代價是美元走軟,還是利率上揚,美國最終還是會提高其外國借貸限額以獲得更多海外資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