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80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http://www.CRNTT.com   2022-08-11 11:12:23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截至8月10日,已有147家險企披露了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其中,80家險企二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下滑,占比54%;12家償付能力不達標。

  儘管超半數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但二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下滑的險企數量占比已較一季度有所收窄(一季度約66%的險企環比下滑)。在業內人士看來,二季度不少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與今年開始實施的償二代二期工程有關,該規則更準確地反映了保險公司的風險實質,並對險企償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償二代二期工程開始實施 成險企償付能力下滑主因

  險企二季度整體償付能力,根據最新的風險綜合評級(即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等指標評定。據監管規定,險企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算償付能力達標:一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二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對照監管要求,二季度,有1家財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均不達標。此外,有11家險企的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但風險綜合評級均不達標。據此,二季度共有12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

  具體來看,C類財險公司6家,分別是渤海財險、富德產險、華安保險、前海財險、陽光信保、珠峰保險,D類財險公司為安心財險和都邦財險;C類壽險公司4家,分別為百年人壽、渤海人壽、合眾人壽和三峽人壽;無D類壽險公司。

  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原因不盡相同。其中,渤海財險表示,公司連續兩個季度被評為C類,主要是償付能力充足率處於較低水平。富德產險表示,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的原因是最近一期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等級為E級。華安保險表示,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的主要原因是操作風險相關指標得分較低。三峽人壽則表示,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償付能力仍然承壓,公司戰略、經營管理等受到一定限制;SARMRA現場評估意見書提出的整改要求還在持續貫徹落實中,整改效果還未全面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