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學者:美國在亞洲正進行一場戰略豪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5 23:06:08


從左至右:吳祖榮、陳永龍、錢文榮
  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編者按: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是否已“名存實亡”?基辛格預測2050年前中美不會發生真正的對抗,那麼2050年之後呢?美國能搞定日韓關係嗎?近期,環球網評論頻道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再平衡’戰略”研討會,三位學者就中美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敬請關注學者們給出的解答。

  美國“再平衡”戰略已達到目的

  陳永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有些人認為美國的亞洲“再平衡”已經名存實亡了,但我認為,不僅沒有名存實亡,而且更有戰略性了。美國這個戰略應該是已經達到了目的。美國的重返亞洲是一個過程,之前,亞洲發展雖快,但對美國沒什麼影響,或者說沒有他們所認為的不利影響。但日本發展起來以後就不一樣了,中國崛起後就更不一樣了,以前是“再平衡”日本,現在是“再平衡”中國。平衡,就是平衡對美國不利的一面,讓它的世界“老大”地位更平衡、更均衡、更穩定。目前,亞洲國家在安全上還依靠美國發揮作用,所以,不能說美國在亞洲實力下降或者“再平衡”名存實亡,從美國的目標看,我認為它恰恰達到了它的目標。

  目前來講,美日同盟不可能消失,也不可能消亡。中國現在發展壯大,已經“被”老二了,雖然實際上中美綜合國力的差距很大,但客觀上已經形成了老大和老二的戰略衝突、戰略矛盾。美國已經認識到孰輕孰重,但又不可能非黑即白的選擇。它不可能放棄同盟,但中國對美國未來的重要性,將越來越超過它的同盟作用。但是,它又不可能跟中國關係有多好,所以美國的初衷就是限制。

  錢文榮(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再平衡”是奧巴馬在2011年訪問澳大利亞在澳議會的演提中出來的。此前希拉里提的是“重返亞洲”,後來感到這個詞會刺激到中國,又改成“轉向亞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認為“轉向亞洲”也不好,最後確定了“亞洲再平衡戰略”,這樣更廣泛一點。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戰略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第一,整個世界的政治重心、經濟重心轉向亞太,促使美國的全球戰略的重心要向亞太轉移。第二,在這個重心向亞洲轉移中的中心力量就是中國的崛起,再加印度和半個俄羅斯以及其它新興力量的崛起。在美國印象里,中國在亞太地區發展不斷壯大,最終有可能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所以這種戰略重心的轉移,不是短期的行為,而是長期的行為。冷戰時期,美國的戰略重心一直在歐洲,儘管那段時期內發生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因為那個時候挑戰美國、歐洲的最主要力量是蘇聯。一直到亞洲發展起來,成為世界政治經濟重心,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才導致美國必須調整它的全球戰略。 

  從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內容來說,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全,第二部分是經濟,第三部分是外交,第四部分是意識形態。安全是什麼呢?即加強在亞洲的軍事部署。美國在新加坡原來計劃部署戰略經濟,現在卻變成一個新的軍事性基地;它擴建關島軍事基地的工程也一直在推進,從未停止。在外交上,要擴展新夥伴,確提出“主要是指印度、印尼和越南”。另外,美國要積極參加亞太地區原來沒參加的國際組織,如東亞峰會,並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又如,在經濟上,美國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後,一直在主導協議的談判,成員國從原先的八國增加到現在的12國,目的是要建立在美國主導下的亞太經濟新秩序。美國對東盟的關注度也在大大提升。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壯大,東南亞各國在中美之間已經很難選擇。在經濟上它們希望選擇中國,而在安全上還是希望選擇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