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危機歸根到底還是官僚主義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5 09:13:17  


  作者:韓和元 廣州 獨立學者

  美國政府近期的作為,使我完全理解了里根總統在他就職時所發的感慨了,他在他總統就職典禮上說道:“就目前的(經濟)危機而言,政府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美國政府試圖用高達8千億美元的款項,收購陷於困境的銀行呆賬,對於那些無良企業的毫無節制的貪婪,輕率,弱智和犯罪行為本應受到懲罰,市場的力量也正是在這樣做的,但美國政府顯然預備扭曲這種自然的力量,那些無良企業非但不會受到懲罰,反而會得到獎賞,雖然是變相的,這無疑是大錯特錯之舉。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因為國家給銀行收拾殘局買單,還因為目前投資銀行再次肆意收斂巨資,包括美元,英鎊和歐元。但問題卻在於那些無良企業的利潤被私有化,但損失卻由國家承擔,由納稅人支付。我不知道,當銀行開始游離於經濟現實,釀制經濟泡沫,市場已失去了自控能力時,起到監督和調整金融市場作用的政府到哪裡去了,是在悶頭昏睡而不慎失職,還是有意坐視不管?從這點來說,美國政府本身就是這場災難的根源,雖然我們必須承認市場經濟有其周期性的因素存在,而失敗的又無疑是市場是國家是人民的稅收和福利。 

  那麼這次美國危機的深層次問題何在呢?我們知道在公共部門,失敗的管治,往往是增加資源的借口(雖然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其它國家是加稅加費,而美國只是發債券而已);劣質的管理沒有被取締,優質的行政也沒有得到應得的獎賞,久而久之,公共部門就容易出現鼓勵浪費,因循怠惰的官僚文化。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禍首就是這種行為得來的這種文化。 

  事實上,美國的官僚文化,在其對金融市場的監督和調整方面的表現,就遺露無疑。這次危機的肇事者--次貸雖然在表現形式上與1980年代的米爾肯垃圾債券有很大的差異,但其本質卻是一徑的,如果說,1980年代米爾肯的垃圾債券的崩潰是監管落後於創新,那麼這次的次貸風波,只能够說明美國政府的失職,至少是管制的失敗。美國要想在危局中有所突破,那麼他們不得不想想過去是否在方向的把握上出現了問題。 

  對於當前美國政府的困局,我個人認為,回歸共和黨的做派很必要,其中內政方面的裡根主義就很值得當前美國的政治人物學習---那就是,透過赤字預算的時機,制造財政壓力,逼使官僚部門去節省開支,以此來‘餓死’官僚怪獸。 

  1981年,里根就任美國第40任總統。他上任後首要工作,是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局。當時,不但通脹、利率和失業都處於高位,聯邦政府亦已經臃腫不堪。里根起用David Stockman出任財政預算總監,處理膨脹的開支,另一方面支持聯儲局主席Paul Volcker以強硬手段處理通脹。里根大幅削減個人所得稅率。當時主流經濟學認為,減稅會造成高達千億的預算赤字,從而引發通脹和利率的飈升,將美國經濟徹底推向地獄。但,歷史證明里根是對的。減稅非但沒有將通漲和利率推高,事實上政府收入更因經濟迅速增長不跌反升。減稅後通脹從最高位的10.3%,降到1.9%;而最優惠利率由20.5%,降到7.5%。而這時里根做的更重要的行動是,藉減稅的契機,在聯邦政府推行簡政改革,透過赤字預算的時機,制造財政壓力,逼使官僚部門節省開支,以此來將官僚怪物‘餓死’。 

  事實上,只要官僚膨脹速度慢下來,政治上就已經騰出了新的空間,讓人民思考資源的重新調配。社會上的問題成千上萬,可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先後緩急要得到理順,也只可能在面對現實的情況下進行。最重要一點的是,簡化官僚等於減少煩瑣,對任何人都有好處。同樣,這點不僅適用於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適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