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富若貧,行善若乞”——為富的最高境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7 23:38:33  


  作者:江濤 深圳高級中學 教育從業者

  最近有兩位大陸富豪很搶眼:一個是北京富豪李曉華,一個是大陸首善陳光標。
   李曉華近日在京城舉辦生日宴,賓客數百人盈門塞途,明星大腕們雲集響應;其排場據說比“春晚”還給力。陳光標24日高調宣布,將於本月 27日赴台行善,屆時將當面“布施”5億新台幣巨額捐款給弱勢民眾;其氣勢讓台灣上下驚嘆唏噓、百感交集。
   要說人家李曉華,花自己的錢,講自己的排場,關你何事?能請來眾多明星大腕,也是人家的本事。我等既無金錢可供瀟灑,又無像本山大叔那樣的忽悠之功力,只好望而興嘆,徒自泛酸而已。如果在泛酸之餘,還有臉面對人家說三道四,那實在“有辱貧窮”,心理扭曲了。
   但話說回來了,“我不富,還不允許我嫉妒?”世上也沒有這樣的道理。我常常尋思,這個世界上,凡事總要弄個大體相對平衡,社會才會基本和諧。比如,就一個人而言,有忽悠演戲之功能的人,大多在個人私事感情處理上就比較弱智。那些見不得人的齷齪事,時不時被抖弄出來讓你惡心一番。眾人在看笑話的同時,滿足了娛樂“名人“的心理。身居高位的達官顯貴,在愚弄嚇唬百姓方面往往非常弱智;做了壞事,不知道低調潛行,還公然聲稱“我爸是李剛”,結果惹來眾怒,甚至成為過街老鼠,眾人比欲打死而後快。於是,在看熱鬧的同時,滿足了大眾顛覆羞辱“權力權威”的快感。
   而富甲一方的豪紳財神,往往不諳我們祖先“低調行事”的法寶,在這方面表現的極其弱智。動輒香車寶馬,出入天上人間,生活驕奢淫逸,好不防備眾人“望富興嘆”後內心的複雜心態。良辰生日,千金散盡;婚喪嫁娶,揮金如土。如此這般,眾生怎能心態平衡,內心自然萌生出“財神大戶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廣”心理。能夠過得去的,把妒忌之心暫且壓抑;著實窮困潦倒的人,一時興起,陡然產生“搶劫大戶”的衝動,也在自然之中。
   我時常總是困惑:“為”富是不是可以狂妄,花錢是不是就可以張揚?按照常理,我有錢,我瀟灑,別人管的著嗎?但就拿經濟實力而言,社會是由不同層級的人組成的。富人花錢的行為一旦變成的社會行為,就不完全是屬於個人的隱私。窮人理所當然要有窮人的志氣,但富人也有富人的謙卑,這樣社會心理才不至於失衡,社會秩序才會和諧。那種“有錢就是大爺”,一擲千金時目中無人的表現不符合社會普羅大眾的心理。人們內心不屑,甚至鄙夷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
   這不由的使我想起了當年大陸1600位,據說是“比較有錢”的遊客在台灣的尷尬遭遇。2009年3月17日,第一梯次的大陸安利團搭郵輪抵台觀光。1600位大陸直銷安利集團團員在短短3天行程中,展現了驚人的消費、購買能力。他們一路叫囂“錢,不是問題!”、“錢有的是!”甚至打開皮夾就拿出厚厚的鈔票。大陸遊客這種“揮金如土”的樣子,招來不少爭議,不但有民眾私下討論,就連藍、綠民代也忍不住罵“搖擺”、“囂張”!面對台灣上下不少非議之聲,大把花錢的大陸遊客表現的相當委屈。據報道,大陸遊客們看到自由時報頭版標題“陸客囂張”,圍攏著七嘴八舌說:“為什麼花錢很爽快叫囂張?難道台灣對囂張兩字有不同的定義嗎?”一名男性團員也皺眉說,“花錢來玩有問題嗎?” 
  豈不知,你花錢是進行消費,別人給你提供了你滿意的商品或者服務,雙方人格平等、各不虧欠,理應相互尊重,豈可盲目張狂? 
   作為一個“富人”,千萬不要以為“我花我錢我怕誰”的心理,因為你的“炫富”行為,一旦進入了公眾的視線,就必須經受大眾的檢驗,必須承載大眾潛在的的心理髮洩。你說“妒忌”也好,“仇富”也好,那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過分“炫富”本身也是一種對大眾的公然“示暴”,對大眾在財富上處於“弱勢”狀態下的“弱勢心態”的公然無視、甚至挑釁。有人憤然、怒斥,甚至產生“天下的財富本是我們的”心理,也是必然的。
   所以,我以為,做為一個富人,假如能夠做到“大富若貧”,方是“最高境界”! 
   如果說過分“炫富”是一種“暴力”,那麼像首善陳光標那樣,將自己的財富“布施”給貧窮的眾生,為什麼不能得到完全的理解呢?其實這點也不足為奇。人們希望得到“布施”,但除非貧困的已經足以讓人不能顧及人格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講一點做人的“面子”的。即便是你用大把的金錢資助一個貧困潦倒的學生完成了學業,但在人格上雙方也是平等的;如果你自覺高人一頭,趾高氣揚,別人也完全可以拒絕你的“無私”援助!這在我們中國古代叫做“餓死不食嗟來之食”! 
   從這點看,陳光標行善的行為固然是可稱可贊的,但他當面發放現金的方式卻未必妥當。記得陳光標曾標榜自己“大智如愚,行善若娛”,把行善當做“娛樂”般大肆宣傳甚至招搖,以此高調推動中國眾多“為富不善”的富豪們的“行善”良心——這固然有一定道理,而且像陳光標這樣公開面捐,確能真真正正的避免“假捐”。但陳光標沒有充分理解一些“被捐助者”的心理,也有悖古人“行善不為人知”的訓誡。
   要我說,如果陳光標能真正做到“大智若愚,行善若乞”,那才是行善、“布施”達到了最高境界了呢!不過據說,面對非議,陳光標已經把此次的台灣之行的“發紅包之旅”,正式定調為“感恩之旅”、“低調之旅”;而且,陳光標還要現場像領取紅包的人行鞠躬致謝之禮。不知是否屬實? 
   當然,“大富若貧”、“行善若乞”——我等說起來容易,李曉華、陳光標們做起來,難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