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洋馬甲”是對民族企業的傷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23:10:14  


  作者:李兆清 江蘇南通人 職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消費的時候開始講究品牌,尤其是洋品牌更受到一些人的追捧。然而國內部分商品卻以國外為商標注册地,在國內生產銷售,冒充國外品牌,誤導消費者牟取暴利。(央視《焦點訪談》3月21日) 
  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不勝枚舉。國產品牌想要謀生存、擺脫洋品牌的圍剿,要麼就得降低成本,要麼就得動動廣告的心思。人們一般認為洋品牌比本土品牌強悍,故而通過拉大旗作虎皮的方式來賺取利潤,就顯得司空見慣了。這次之所以這麼關注,是因為三一五。 
  三一五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消費者衝著“洋品牌”去購買,買回來卻發現是披著“洋馬甲”的國產貨,這是生產廠商對消費者赤裸裸的欺詐。自己上了當,生產廠商有責任,國人也有一定的責任。外國的月亮一定比中國的圓嗎,這可不見得。2009年馮鞏、金玉婷演的相聲《暖冬》就是個很好的映照,“現今大洋彼岸多少金發碧眼的貴婦爭著要拿中國的綠卡”,雖然略顯誇張,卻說明了一個事實,中國正在飛速成長。 
  崇尚洋品牌,這是國人很多年形成的心理定勢。建國初期的洋油、洋火,到現在國人海外購買奢侈品,都逃不脫對洋品牌的崇拜。這其實形成了對民族品牌的壓力,中國有幾個民族品牌在世界上拿得出手,海爾、哇哈哈之外,還有多少呢?這些穿著“洋馬甲”的本土企業,迎合的是人們崇洋媚外的心理,他們知道洋品牌更暢銷,於是幹脆穿上“洋馬甲”,這是對民族企業的傷害。民族企業除了要應對洋品牌的圍剿之外,還得面對這些偽洋貨的圍剿。 
  相對於洋品牌,國產品牌的形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族企業的生存,相較於漂洋過海的外國企業,有成本上的優勢。民族企業可以內銷,也可以外銷,但大都是內銷,這就省卻了外國企業關稅的麻煩。外國企業在中國落戶形成外資企業,去除了關稅的困擾,這是對民族企業的挑戰。民族企業該如何生存,該如何確立在市場中的地位,這是值得民族企業認真思考的問題。 
  筆者不是貿易保護主義者,但民族企業在真假洋品牌的聯合圍剿下如何生存,確實值得深深思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