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周玉蔻的話值得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7 10:56:28  


  作者:汪崇筼 廣西桂林 高級工程師 

  周玉蔻是台灣的一位女性資深媒體人,曾任《聯合報》採訪主任,主持過電視節目,現在則是政論節目的常客,同時從事寫作。周還在2006年,代表台聯參選過台北市長,政媒兩栖。在那次選舉中,“周玉蔻沒有定點的大型造勢場合,依舊‘游牧’在捷運站出口等地開肥皂箱,談論選舉大小事”(見中國台灣網2006年12月8日報道《選前最後一天  台北各陣營全力動員拉選票》)。因此,她被認為是“當選希望為零”的參選人。(見《環球時報》2006年10月18日報道《李敖攪和台北市長選舉  專門對抗“扁政府”》) 

  但就是這樣一位打“游擊戰”的女性參選者,還不時地說出一些幽默的話語,令人至今難忘。例如,當周玉蔻知道李敖也參選台北市長後,“宛如打了一劑強心針”。她高興地說,“要是他(李敖)繼續挖弊案,高捷案他也挖(矛頭針對陳水扁、謝長廷),拉法葉艦案他也挖(矛頭針對郝龍斌),特支費他也挖(矛頭對准馬英九),興票案他也挖(矛頭針對宋楚瑜),搞不好最後剩下我和李大哥對決也不一定”。(見《環球時報》2006年10月18日報道《李敖攪和台北市長選舉  專門對抗“扁政府”》;那次選舉中,李敖的得票率為0.61%,周玉蔻的得票率為0.26%) 

  最近(11月11日),周玉蔻在她的新書《雙英解密》的發布會上,發表了一番很有見地的講話。根據中評社的報道,這次講話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

  (1)周玉蔻爆料,“李登輝和大陸玩地下情,經常派密使去大陸和高官見面,結果自己又亂講話,搞掉雙方互信。她還語帶玄機的說,你們自己去查,最近李登輝有沒有叫人去大陸,談李登陸進行孔子學術之旅的可能性”。

  (2)“周玉蔻說,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這些人都把自己主導的大陸政策講成愛台,不是自己主導的就是賣台,非常不公正,所以她把這些人跟大陸的互動內幕寫出來。” 

  (3)周玉蔻認為,“馬英九在選前黃金100天做的太爛了,馬英九的幕僚是乖小孩,雖然很辛苦,卻不是好幕僚,把‘“總統府”’幕僚,當成台北市政府幕僚在做事。而且馬身邊太過封閉,所以變成‘自己看自己’,久而久之沒有批評聲音,就開始‘自我感覺良好’。周玉蔻評論馬選情之所以出現問題,就是因為身邊幕僚格調太小、年紀太輕,要打長久戰,年輕人旁邊還是要有資深的管家,語畢立刻補充‘但我可不是指宋楚瑜喔’,讓全場笑成一團。她指出,馬英九競選總部目前最大的失敗,就是排斥有歷史感的資深人士”。

  我對周玉蔻的了解實在不多,只是覺得,她的這次講話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因此就想針對她的這次講話,表示一點自己的看法,那就是:(1)對馬英九的批評中肯;(2)對李登輝等人的毛病說得正確;(3)李登輝確實不要再亂講話了。

  這裡只想針對李登輝的問題,寫一點大家可能已經遺忘了的事情。

  早在2008年3月22日大選投票日之前,李登輝已經私下向朋友評估,認為馬英九將贏得那次選舉,馬的得票率會比謝長廷多出10個百分點。那年3月7日,他又約見了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對兩岸未來發展提出諸多看法。李首先澄清,他從未主張‘台灣獨立’,認為兩岸一定要各退一步,台灣要找到出路;他也高度肯定胡錦濤,認為胡很有智慧,是台灣可敬的對手”。至於李為何是在3月7日約見黃光國,我查了一下,可能跟胡錦濤於3月4日,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期間,發表了一個重要的講話有關(見中評社2008年3月4日報道《胡錦濤:對台獨人士也要爭取團結》)。

  “李還抱怨,他執政時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被誤會得很厲害,他如果主張‘台灣獨立’,就不會加上‘特殊’兩字,也不會設‘國統會’,訂定‘國統綱領’”。談話中,李登輝甚至還流露出,他“不反對圍繞‘一中原則’尋找兩岸最佳的結合點”。

  尤其李登輝作為一位年邁的長者,談話中竟情不自禁地念起了日本歌謠《千個風》里的詞句:“請不要伫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不醒,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里。”這些詞句,讓人讀著,自然會有傷感的心理。(以上均見2008年3月12日、13日中評社獨家報道及評論,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轉載《李登輝:胡錦濤很有智慧,是可敬對手》等) 

  最近,中評社又報道說,“與李登輝熟識人士表示,2007年初,李登輝確實有想到大陸進行文化深度之旅,孔子是思想家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當時,為了對中國文化的深度理解,李想循孔子路徑來一趟‘周游列國’”。(見中評社2011年11月12日報道《李登輝要游大陸?李辦:選舉到沒這回事》) 

  李以往給人的印象是看不起大陸,趾高氣揚。他所看得起的,是像美國和日本那樣的富裕地方。但是,上述內容又似乎讓人感到,他到了007年以後,還是想把人生事業的一個句號劃在大陸,他要補上和大陸來往的一課。至於他為什麼要把目光從美日轉向大陸,讀讀那首日本歌謠,心里也就有點數了。

  李登輝希望“兩岸一定要各退一步”,應該說是可以的。只是在原則的問題上,又實在是很難再退。當年,台灣在聯合國的時候,毛澤東、周恩來沒有搞兩個中國。後來,大陸進了聯合國,蔣經國也沒有搞兩個中國。這種民族氣節,後人只能繼承與發揚,不能違背。再困難,也不能搞兩個中國。搞兩個中國,是沒有前途的。

  眼下,李登輝身體略略欠佳,我們不宜再打擾他,只是一心祝願他早日康復。

  如果他還想到大陸去走一走,那也是可以的。其實大陸千山萬水之間,真的不乏康復療養的好地方。

  李登輝是搞自然科學出身的。自然科學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實事求是。任何人都可以發表他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李登輝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向外界表露,自己是贊同“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只是對於如何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一直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現在年事已高,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後人去完成了。今後,自己將致力於對孔子文化的研究。這樣,不就是很好嗎? 

  我們希望李登輝,把人生事業的一個完美的句號劃在大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