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讓“哈韓”化為“友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5 17:44:09  


 
  儘管上述對韓國厭惡的民間情緒的資訊來自於部分只鱗片爪的,來自於道聽途說,也表現的偏激缺少理性。但也有相當部分顯示了,這種原因的根深蒂固和誤解之深。

  中韓關係發展到今天,已經具有了進一步友好、改善的基礎:除了年輕人在文化上“哈韓”之外,現在滿大街跑的都是韓國的現代車,到處可見三星和LG產品,韓國在中國的留學人數,中國在韓國留學的人數都在逐年增加,雙邊旅遊人數更是暴增。這是中韓民間關係和相互影響改善的最堅實的基礎。要想讓“哈韓”轉化為“友韓”,就需要對症下藥,採取如下措施:

  一是,中韓民間多進行文化交流,擴大學術研討,官方提高對中韓文化分歧的權威解釋。尤其是韓國政府,應該正視古代中韓交往的歷史,不要以當年受過中華文化的影響為自己的歷史心結,而是強調這種歷史的傳承和聯繫。更不要試圖去中國化的歷史痕跡。韓國“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宣布,韓國在世的21位前總理,有20位聯名簽署的建議書送進韓國總統府,以敦促總統李明博盡早在小學實施漢字教育,就是意識到割裂歷史對後世產生的巨大不良影響。

  二是,韓國的企業在中國的投資近年來也逐漸和國際接軌,對中國民眾不好的印象也正在改變。韓國對投資中國的企業,要有更系統的宣導和有效的管理和對違規後的企業的制裁措施。讓韓國在中國的企業成為中國民眾了解韓國最直接的平台。

  三是,韓國應該有更獨立的國防和外交。逐漸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尤其不要動輒拉美國在中國大門口軍演。這種舉措不但不能讓韓國更安全,反而讓韓國遭致更多的敵視。這部分是除了文化、經濟之外,最傷害中國民眾感情的事情,也是最容易激起民眾產生厭惡的因素。韓國的安全最終不是來自美國,而是來自自身和中國。

  四是,中國民眾也應該對韓國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特別是當韓劇中過度強調韓國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反哺時,中國民眾也應該看到,韓國這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另一種重視。即便那些被詬病的韓國歷史劇,其對中華文化總體也是十分尊重和向往的。在很多韓劇中,清朝前期以前的幾乎所有朝代,都被描繪成天國,不亞於改革開放時的美國。

  五是,兩國應該成立更多的文化基金,鼓勵中小學生開始交流,鼓勵民間對共同關心的歷史文化話題多進行討論溝通。對有異議甚至被扭曲的文化和資訊進行及時的導正等。

  韓國在經濟上是發展十分迅速的國家,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就像歷史上中國有很多值得韓國學習的地方一樣。只有充分的自信,才能不會回避歷史和現實,才不會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只有不斷地汲取別人的長處才能夠進步。美國的導彈飛機為韓國贏不來尊重和安全。中韓兩國只有重拾歷史的聯繫,才會增加親近感。中韓兩國只有民間增加更多的互動和溝通才能化解誤會增加互信,增進友誼。“哈韓”變成“友韓”的道路並不遙遠。紀念中韓建交20周年之際,兩國官方和民間應該有更多的反思和努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