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族復興任務不必設定“具體指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7 14:15:25  


  初看到國家發改委相關機構官員公布的完成民族復興任務的“62%”的具體數字,還是令人欣慰的,似乎從這一已經接近70%或逐步100%的任務完成率中看到了真正“復興”的希望,然而,仔細一想又不是那麼回事。一個部委研究機構,研究出這樣一個具體到百分比的數字,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其統計方式方法是否科學?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在這些最重要的數據沒有證實的情況下,就如此“突兀”的宣布中國完成民族復興任務的“比例”,恐怕無人信服。

  在多數公眾認知中,一個涉及社會和歷史發展的民族復興的“重大任務”,本身只是一個帶有政治宣傳色彩和奮鬥理念的宏觀性目標,卻不可能設置什麼具體的“完成任務”。有關中華民族復興的提法,早在民國年代、早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有了,來源於當時的救亡圖存,也來源於當時的反帝反封建的重大歷史使命,但無論從孫中山先生還是後來的國家發展理念,並沒有專門就民族復興設置一個具體的指標性任務吧?如果今年50%,明年55%......這樣的“復興任務”豈不過於簡單?在我理解中,民族復興主要是一種社會未來發展的口號式目標而不是具體到數字的任務,就和實現共產主義的黨的理想信念一樣,不可能也不應該“具體化”、“數字化”。

  具體到社會發展實踐中,完成民族復興任務也不應該過於具體化和數字化。有關方面精心設計出“以經濟為主的綜合國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等五方面內容可以理解,但民族復興何止這五個大的方面?社會的民生的,經濟的科技的,資源的環保的,人文的藝術的......軍事的政治的,豈是幾個方面就能概括的。如果客觀上不可能完全涵蓋相關內容,一旦具體化到“數字”結果就是以偏概全,反而不科學。正因為客觀上無法概括和涵蓋,對於民族復興的任務宜於宏觀化而不宜細化到數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