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馬英九民調的弔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2 10:26:34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年代民調中心日前針對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1040人中,有高達76.9%的受訪者不滿意馬英九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則為13.7%。如此高的施政不滿意度,再加上如此低的滿意度,照理說應該已經會使罷免馬英九、選出新任“總統”,成為老百姓在2016年“總統”選舉前政黨輪替的一個選項,可是事實又似乎不是如此。 

  儘管在同一份民調中,受訪者對於馬英九未來3年半的施政僅有2成2表示有信心,高達7成認為沒信心,但是卻有高達5成2的受訪者不認同民進黨發動的罷免馬英九,贊成的只有3成5。既然受訪者對於馬英九的施政不滿意度如此之高,又對未來施政如此沒信心,為何不贊同罷免馬英九呢? 

  社評指出,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要瞭解民眾對於馬英九施政不滿程度高,究竟屬於何種型態?一般而言,“總統”的施政表現不符民眾期待的狀況有二:一是原本應該認為有90分的實力,如今卻只有70分的表現,當然就不滿意;另一種情況是沒有特定的期待,就實際情況認定馬英九的施政表現不到60分,是不及格的狀態,所以不滿意。 

  若馬英九的施政表現,是屬於上述不符期待的第二種狀況,當然罷免就會成為民眾極強的選項,否則還要再過3年半的苦日子,情何以堪!與其繼續過苦日子,倒不如採取長痛不如短痛的作為,即寧可忍受短期罷免案可能帶來政治動盪的痛苦,換來政府施政效率提升、經濟生活改善的中長期好處,誰曰不宜。 

  如今受訪者既不滿意施政表現,又不願罷免,說明不滿意度高應是屬於高期望以致於高失望的第一種狀況。換言之,是屬於一種愛之深、責之切的狀態,認為馬英九的表現不應該只有70分而已,應發揮既有的實力來回應民眾的期待,為了敦促馬英九發揮實力,所以藉由民調宣洩不滿,讓馬英九可以儘快找到改善現狀的辦法。 

  其次,不願罷免與馬英九的施政表現無直接相關,純粹只是不願意看到罷免案所引發的政治動盪,會讓台灣的經濟發展更加每下愈況。更何況換了人也不見得會表現的更好,與其一動不如一靜,但是該表達不滿的時候,也不會放棄機會表達,否則如何來督促政府施政的進步呢? 

  君不見各項民調顯示,民眾對於國民黨執政雖然不滿,但是對於民進黨的期望也沒有太高,就說明若是可以,民眾還是希望政治穩定,畢竟過多的政治變動,並不符合民眾求穩定的需求,也會打擊消費與投資的信心。此外,拼經濟向來是比較屬於國民黨的強項,貿然罷免可能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恐使狀況不僅不會變得更好,更糟的機率反而更高。 

  當然民調數字與民眾的實際意見有出入,也必須留意。年代民調中心在2012年“總統”選前半年公佈民調數據,民進黨蔡英文以37.35%,領先國民黨馬英九的34.9%,結果是馬英九以51.60%的得票率,勝過蔡英文的45.63%。馬英九第二任期半年後的民調數字顯示,若重選,39.3%投給蔡英文,24.9%依然選馬英九,17.6%投宋楚瑜,而未考慮泛藍會自動棄保的因素。 

  這不代表執政的馬團隊,可以完全不顧民調數字所反映的輿情。而是在說明民調數字與民意存在的落差,執政黨無需為過低的滿意度而擔心,只要做對的事,假以時間自然會讓民眾有感。在野黨更無需見獵心喜,認為這是罷免馬英九、提早取得“中央”執政權的大好機會,若是因誤讀民調數字而採取不符民眾期待的手段,只會使自己在野時間更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