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中美角力已由亞洲轉到全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8 10:29:19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 自冷戰結束後,不少國際學者均指世界進入了一超多強的年代,但超級強國美國似乎慢慢感到中國的挑戰,因此提出重返亞洲,藉離岸平衡控制中國對外擴張。

  香港信報刊文稱,近日美中外交交鋒由亞太轉到國際社會,先是奧巴馬五月初接見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 ),然後中國總理李克強出訪瑞士及德國,白宮則宣布奧巴馬將出訪英國及德國;在非洲,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及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同時出席非盟峰會,希望藉此討好非洲五十多個國家。

  對中美雙方而言,這是爭取國際支持的日程,特別是中美即將在六月舉行雙邊峰會。

  中國的外交轉向明顯。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的演說強調中國將建立大國外交,繼續擔當負責任大國的角色,這逐漸擺脫舊日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原則,也有別於江澤民機會主義形式的“大國戰略”。這些外交政策轉向,某程度源於近年美國對中國在亞太的封鎖所衍生的權宜之計。

  早年中國外交集中在近鄰及發展中國家。但近年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發展商貿背後的目的起疑,甚至出現抗拒,中國急須發展新的國際身份話語,而跨區域的金融集團及博鰲論壇可算是當中代表。

  但中國在國際社會積極擴張,對美國是更大的警號。誠如國際政治心理學的開山祖師杰維斯(Robert Jervis)的說法,能否判別一國的行為是攻擊還是防守性,將直接影響國家面對安全兩難。杰維斯認為,假如行為不能被清楚解讀,安全兩難將處於高水平。

  近年中國發展海洋實力,直接挑戰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實力;早前報道又指美國警告中國的網上攻擊復熾,而由於網絡戰跨地域,因此美國對中國外交更敏感。

  外交關係不可能分辨進攻性還是防守性,但主動出擊的那一方往往被視為更易容易獲得利益。因此,為回應中國的外交擴張,美國亦將外交政策重點轉回中東、歐洲及非洲,可見中美角力已由亞洲轉到全世界,形成新的國際政治格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