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網評:安倍訪華是一次修復性訪問
http://www.CRNTT.com   2018-10-26 00:38:26


 

  我們常說,正視歷史,面向未來。正視歷史,正是面向未來的基礎。對歷史的認知,不能有刻意忽略的盲區。中日媒體的歷史責任,便在於此。我們都是肩負責任的人,我們不能忘了手中這支筆的份量。

  附:中日媒體的歷史責任:

  中日是東亞地區的兩個重要鄰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中、日、還有韓國的關係,無疑將決定東亞的穩定和發展。

  中日關係,一度是健康的。中日也有過短暫的蜜月期。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日關係是令人欣蔚的。我至今記得,當年的中日青年大聯歡,並積極參與其中。這段經歷,似乎決定了我的對日觀:主張中日友好,理性寬容分歧。這也是現在不被待見的所謂的“親日派”。我是一位媒體人,此後許多年,一直同日本的媒體同仁,保持著良好的工作和私人關係。比如,中日新聞所屬的東京新聞,他們歷任的駐滬記者,幾乎都是我的朋友。從最早的迫田勝敏先生,到後來的中村、垂水、川村先生等等。其中,中村、垂水先生都已作古,迫田先生現在台灣,退休後在台灣政治大學任教,前幾年去台灣,我還見過他。最年輕的川村先生,現在也已退休了,仍致力於中日友好關係的研究,我們每年都會見一次,共同探討兩國關係的各種複雜成因。我還促成了中日之間第一個新聞棋戰——中日圍棋天元賽,並堅持了近二十年。幾年前,我還曾受邀去東京的日本記者俱樂部演講,當時商量的題目,就是互聯網和中日關係,後因日本東京大地震而作罷。

  歷史的進程是複雜多變的。當年友好的中日關係,現在跌入了低俗,成為確認無疑的“歷史冰點”。中國的互聯網上有一個有名的段子,大意是說,如果中印開戰,中國青年人會捐一個月的工資,如果中美開戰,他們會捐一年的工資,如果中日開戰,他們會把命捐出去。中國的年輕一代,仇日情緒高漲。九年前,這種情緒到達高點,從而釀成了全國性的涉日運動。中國的青年,為什麼會這樣?中國青年,他們真的對日本了解嗎?我認為,至少不全面,不詳盡。同樣,日本的年青人,也對中國人的仇日情緒極為不滿。在我看來,兩國青年的相互誤解,已到了危險的歷史關頭。青年是決定未來的,這個問題和死結不打開,中日的未來是十分危險的。這裡,中日媒體責任重大。媒體的作為,肯定將影響中日青年的互信。因此,今天中日媒體的人士在這裡對話,討論中日關係,我認為很有必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