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足球俱樂部接連停運 中超聯賽怎麼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3-02 00:33:51


 
  “金元足球”拖垮中超俱樂部

  據報道,中超聯賽總投入從2012年的25億元,到2013年的30億元,到2015年的40億元,再到2017年的70億元。

  投入水漲船高,那麼利潤呢?

  2018年日本J1聯賽俱樂部平均收入3.1億元人民幣,平均支出3.16億元。

  韓國K1聯賽俱樂部同年平均收入1.23億元,平均支出1.09億元。

  而中超俱樂部2018年平均收入為6.86億元,平均支出11.26億元,平均虧損4.4億元。

  對比之下,不難看出,中超的杠杆率尤其高。搞足球不可能沒有杠杆率,但杠杆率過高就是深度危機。

  金主往往有著大心臟。但金主的大心臟也是肉做的。

  誰都知道,中超中甲俱樂部並不具備自我造血功能,投身中超,主要靠金主砸錢。

  但砸錢是有極限值的。超過了這個極限值,就會出現投資疲態。

  這些年,中甲個別“頭部”球隊時不時上演不想入超的荒誕劇,根子上還是對瘋狂燒錢心存畏懼。

  “金元足球”給了中國足壇空前的榮光,可這對聯賽根基的腐蝕性也猝然顯現。

  如果不是急踩刹車,引援“封頂”,別說特謝拉,梅西蘇牙都可能被買來。

  當幾乎所有俱樂部都被捲入“軍備競賽”而不可自拔時,隨之而來的,是內援引援的瘋狂漲價和薪水的暴漲。

  這是一場曾經的狂歡,可我們現在看清的是,這是“過把癮就死”。

  問題是,“善後”更不易。蘇寧把轉讓條件調至零元轉讓都無人問津。這等於宣告該足球俱樂部分文不值。

  為何如此?令人忌憚的還有俱樂部的巨額債務——你接的不是球,而是窟窿。

  要是擱以前,砸錢還能聽到水花聲音。可如今俱樂部只能使用中性名稱,也斷了投資人靠俱樂部打廣告揚名立萬的念想。

  當足球俱樂部成了不良資產,金主尚可“割讓”了之——這也是它們的權利,可中國足球怎麼辦?

  只有回歸理性才能有健康的聯賽

  江蘇隊和天津津門虎隊“關張”了,可我們只聽到了這哥倆的沉重喘息嗎?

  俱樂部想退出的風聲,我們聽得並不少。

  此時任何一個關心中國足球現狀的人,都不會看不到,兩支老牌勁旅的窮途末路折射的深沉問題。

  應該說,疫情是競技體育的大敵,全世界的足球都遇見了困難,許多歐洲俱樂部也在減薪。

  但疫情並不是致命的魔鬼,否則世界足壇的俱樂部都將玩不下去。
 
  可事實上,目前只有中超出現震蕩——此前還有十幾支中甲中乙球隊的消失。

  我們必須從這場震蕩中看到核心問題,那就是足球職業聯賽亟待回歸理性,以健康產業引領健康足球。

  當然,在疫情背景下,當歐洲的很多俱樂部老板也需要通過給球員降薪、獨自籌錢渡過難關時,我們需要更為務實。

  全世界的足球俱樂部都面對疫情的衝擊,思謀應變之策,中國足球俱樂部也不例外。

  足球是一門生意,但首先是一門“活下去”的課程。

  思謀健康產業,思謀理性投入,思謀長遠造血功能,思謀俱樂部盈利模式,才是中超眼前最緊迫的任務。
 
  限薪是必須的,遏制“金元足球”是必須的,多方自救保住中超俱樂部骨血是必須的,但攪亂俱樂部心思的中性化名稱改革必要性何在?時間終會做出回答。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