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減排“萬裡長城”造福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1-04-23 00:04:54


在新疆烏魯木齊達阪城風力發電場,一輛汽車行駛在“風車森林”裡。(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中美將攜手應對全球變暖。北京官方承擔了切實降低溫室效應的義務。這對俄羅斯而言是好事,因為中方承諾擴大天然氣進口,包括液化天然氣——這幾乎算得上是最“綠色”的燃料。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4月20日載文《中國萬裡長城拯救世界免受溫室氣體危害》,文章說,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通過視頻方式會見了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裡。

  兩國重申將推進落實《巴黎協定》。這份文件規定,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考慮到本國能源結構,中國承擔了十分重大的義務。該國每年消耗40多億噸煤炭,約為全球消耗總量的一半。燃煤發電約占中國電力生產的三分之二。

  美國拜登政府對《巴黎協定》的興趣完全解釋得通。現總統在就職後不到三個月便開始搞“氣候外交”,徹底改變了前任特朗普的政策,後者對全球變暖問題持極度懷疑態度。

  不過,盡管美國歷任總統的相關政策搖擺不定,其他國家卻朝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持續邁進。其中,中國提出了最雄心勃勃的目標,承諾力爭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初,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啓動,首次運行覆蓋2225家發電企業。第一個履約周期要求企業完成其2019年和2020年碳排放數據的報告及核查,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碳強度和其他變量來核算企業的免費配額。排放量超出免費配額的企業將必須在公開市場購買排放額度。這會給污染環境的企業造成很大財政負擔。

  中國在引入碳排放市場機制時,沒有重犯歐洲人的許多錯誤。例如,給予電力公司過多優惠幾乎抵消了改革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