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農民工,也是城市的主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31 15:40:38  


  作者:段德虎 廣東廣州 國企員工

  “快兩年了,王東一直在北京朝陽區金盞鄉打工。上世紀90年代,王東的父母就從安徽巢湖老家到金盞鄉打工。幾年後,他隨父母來到這裡,並在民工子弟學校讀完了小學和初中。但由於沒有北京戶口,小王在北京無法高考,所以初中畢業後只能回安徽老家上學,並在當地考上了大專。2009年,大專畢業的他又回到了金盞鄉,但一直沒找到穩定的工作,只能在附近的小廠打零工。”——《人民日報》 
  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不過可喜的是,這種情況正在逐步改變。日前,國家主流媒體建議加快戶籍改革,以縮小“貧、富二代”差距。 
  其實,從70年代的恢復高考開始,到如今城市農民工子女就學就業問題,戶籍一直是困擾有關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方面要加強管理,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底層農民工子女的就近受教育權又難以平衡。從前些年免除農村學生學雜費政策開始,國家一刻也沒放鬆對農民工等社會底層人群子女受教育權的關注。可戶籍改革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有關部門不得不如履薄冰,摸著石頭過河。 
  從近兩年的“杭州飈車案”、“李剛門”事件開始,社會大眾對“富二代”、“官二代”的痛斥開始塵囂日上,在媒體與大眾批判的同時,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對城鄉二元結構的改善。打開一扇大門,讓外面的人進來。社會財富最大的創造者,卻因自己的戶籍,而不能融入自己日夜奮戰的城市。他們在扼腕嘆息的之餘,國家正在為他們子女的入學商討政策。 
  事實上,體現農民工尷尬身份的,又何止戶籍一種情況呢。社會地位的地下,城市白領的排斥,相關服務體系的不接納等等,都是阻礙“農民工止於‘二代’”的重要因素。戶籍制度的放寬,政策對農民工的傾斜,改變的絕不僅僅只有農民工子女入學的機會,還有整個社會對農民工的態度,社會文明新風和諧氣象的樹立。解決的是一個人、一個群體的難題,改變的卻是整個社會的風氣。 
  縮小城鄉二元經濟差距,縮小貧富差距,使社會的發展更加趨於公平、公正,讓更多的農民工不再因戶籍的尷尬而投身到城市建設的大潮中來,體現的是一個社會的文明之處,國家的和諧發展戰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