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武忠:後疫情時期台灣漁業難行!
http://www.CRNTT.com   2020-11-28 00:20:09


李武忠(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作者 李武忠)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持續延燒,沒有緩和跡象,全球漁業活動受到空運減班、物流受阻、外食人口銳減、船員因封城受困無法出海等影響,減少了7.6%,連帶影響到了漁業的供需、物流、魚價、商業活動及規劃。據預最新預測2020全球水產品總產量將下降1.7%,其中捕撈漁業將減少5%,水產養殖產量則增加3.3%但不及過往成長幅度;至於全球水產貿易則因中美貿易戰爭、極端氣候、地緣政治緊張、美元波動及疫情等影響,2019年全球漁產品貿易數量為6430萬公噸,總額為1605億美元,較去年減少1.4%,2020年貿易額將更低;預估2020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水產品消費量也會下降1﹪(為20.4公斤),原因在於野生魚類消費減少3.8%。

  此次疫情不僅造成水產品消費需求降低也導致魚價下跌,例如日本2020上半年重要漁獲累計卸魚量與平均價格,均較去年同期下滑4%,已經影響到後續養殖及捕撈業者的經營意願。而原本基於成本考量,將加工廠設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甚至出口魚類經加工後再進口模式也遭到重創,被迫重新佈局縮短供應鏈來降低風險。就發現水產整個價值鏈從生產者-採購者-銷售者到消費者,若其中環節受到疾病、疫情、汙染而斷鏈,將會對整個產業造成嚴重衝擊,甚至影響到區域經濟,顯示水產價值鏈的脆弱性,需要重置。

  水產品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供應主要來自來養殖漁業及捕撈漁業。前者因疫情影響,收成被推遲(亞洲地區對蝦養殖收成因疫情延緩了三個月),放養量也大幅降低,使得養殖漁業成長速度放緩;後者則因許多捕魚船隊處於閒置狀態無法出海,經營困難,也有船員因疫情無法入港換班,長期於海上執勤引發疲憊與壓力致誤謬操作之可能性提高;還有包括加工廠在內的下游活動,也都受到原材料短缺以及其他營運困難的影響,對整體漁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例如2020上半年日本水產品累計出口量及出口值與去年同期相較分別減少6.3%及27.5%之多)。該疫情若未能獲得有效控制,未來全球水產貿易、消費行為、消費偏好及魚價都將有所轉變,漁業相關產業須及早因應以免措手不及。不過疫情過後消費者對綠色、標準、優質、安全水產品的需求將大幅成長,也會帶來新的商機。

  過去網路超商販售的水產品多以進口產品、冷凍產品及水產加工食品為主,在歐美想購買當地的生鮮魚類,必須要去專門賣魚的零售店。面對後疫情時期,水產相關產業需要持續的創新和適應(包括開發新產品、新配送管道、新行銷活動、推出即煮ready-to-cook、罐頭、醃製等產品);特別是面對線上網購潮流興起,生鮮魚介貝類該如何因應以網路為中心的消費型態及年青人家庭已不太自己製作魚料理,還有生鮮水產品如何確保食用衛生安全(如建立透明和創新的漁產品可追溯性保證系統,以區塊鏈為基礎之水產溯源)等等,都是未來水產行銷需要克服的新難題。

  台灣在這波疫情防堵上,雖然交出不錯的成績單,但因國外實施封城,嚴格境外管控導致漁產品出口受到影響,內需市場開拓成績亦不理想,加以兩岸關係惡化,確實影響到台灣若干漁產品(如石斑魚、甲魚蛋等)的出口及價格,只能依賴政府的補貼救助,再度凸顯台灣農漁業產業結構的脆弱以及依賴單一市場的高度風險。若無法儘速調整產銷結構,有效開拓新興外銷市場及漁場,未來台灣農漁產品產銷失衡的情況可能更惡化。

  新冠疫情持續發燒,全球生活型態、政經情勢及漁業產銷供應鏈都已發生重大的轉變,而台灣身為重要養殖及捕魚地區,面對變局卻反應遲鈍(補貼給錢除外),沒有創新求變的動能以及居安思危的警覺性,台灣漁業的狂風暴風終將到來!


  (作者 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