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岸田首相的外交會如何做?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3:36:00


 
  關鍵詞一,“以日美同盟為基軸”。前述岸田和拜登電話,岸田語“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基軸”,拜登講是“和平和安全、安定的基礎”。“基軸”對“基礎”有何異同?“基轴”和“基礎”在英语中同为“cornerstone”,日語爲何使用兩個詞?

  “基軸”,老一代人會憶起“軸心”一詞;1939年日德意組“軸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96年橋本龍太郎首相推動制定《周邊事態法》時,發明日美同盟基軸論③,寓意美日為軸領導東亞。此後日本凡三十年開口不離“基軸”,2015年終於引導出奧巴馬說:“美日同盟也是美國安全保障的基軸,祝賀貴國《和平安全保障法制》成功立法,美日合作能夠在日本、地域乃至世界實現進一步擴展。”④安倍說,美國為一號首長,日本亦是二號首長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特朗普當選,視同盟為負擔,祇認美國第一;2017年2月特朗普與安倍聯合聲明日文版中“基軸”變成了“基礎”。⑤看似粗糙的特朗普細膩到要求改譯日文版用詞!又是誰告知了特朗普日文版“基軸”這一譯詞的奧秘呢?特朗普將“基礎”譯詞強加於日本,廢棄安倍與奧巴馬美日“基軸”引領世界的共識,把美日同盟打退回到三十年前限於日本本土“專守防衛”之“基礎”位置上了。對日本外交來説,詞語變化的深層有著“特朗普衝擊”的內傷,深刻度超過“尼克松衝擊”。除了筆者,日本言論界集體失聲,靜默⑥。

  岸田與拜登電話會談,岸田發言拾回“基軸”,但是拜登發言的英文“cornerstone”仍譯作“基礎”,沒敢改譯回“基軸”。岸田和霞関權貴仍在努力。

  關鍵詞二,“印度太平洋”。岸田和拜登都祇講到“印度太平洋”,未使用“戰略”二字。

  2016年8月,安倍在“日本·非洲發展大會”上打出新造詞“印度太平洋戰略”;意圖以日美為基軸跨太平洋、印度洋、達大西洋,形成舊發達國家踞中心的跨三洋聯合抗中國際網絡,維繫舊發達國家統治世界的國際秩序⑦。“印度太平洋戰略”當時是為預計繼任奧巴馬總統職位的希拉里準備的,因爲美國的政治文化是新總統必用新話語,希拉里不會再用舊詞“亞太再平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特朗普擔任了總統。

  有證據表明,霞関權貴密商美國深層政府,將“印度太平洋戰略”詞語嵌入特朗普演講文本;利用2017年11月特朗普先訪日本,歷訪中韓越菲,參加APEC(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和東亞首腦會議之期,由特朗普發表“新亞太戰略”,念出“印度太平洋戰略”這一關鍵詞;媒體造勢,日本外務省官網單方刊載,生米煮成熟飯⑧。

  可是,特朗普轉到越南才念了講話稿;不過語句是:“獨立的各個主權國家追求各自的夢想,朝向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域”。特朗普刪掉了“戰略”二字,更把他信奉的本國第一宣示為了普世價值。此後,特朗普直至退任再也未言及過“印度太平洋”一詞,也從不使用“戰略”二字,祇講“交易外交”。僅是在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層次“印度太平洋戰略”詞句被繼續使用。霞関權貴引導美國深層政府的成果局限於部委層次。

  安倍無法期待美國,開始積極改善中日關係,2018年10月實現訪華,告知中國把抗中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改爲“印度太平洋構想”了。今日岸田攜霞関權貴尚能改回“戰略”?

  關鍵詞三,“反對變更(釣魚島日本單方實際管控和台灣不被統一的)現狀”。

  國人須知“4月17日”,須知日本政界與霞関權貴對台灣執迷之深,不可理喻。

  4月17日是1895年馬關條約締結日,日本從清朝割取台灣。每年4月17日便是日本領有台灣紀念日!日本第一次奪得殖民地紀念日!暨獲得了列席帝國主義列強資格的紀念日!

  百年後,1996年4月17日,橋本龍太郎首相和柯林頓總統發佈《日美安全保障聯合聲明·面向21世紀的同盟》聯合宣言⑨,正式定義《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是日美同盟⑩;又把日美同盟適用範圍從日本本土的“專守防衛”擴張到周邊安全保障。橋本打出“日美基軸”和“周邊事態”新詞,意指“台灣有事”。

  2012年4月17日,極右派政客石原慎太郎東京都知事選擇在華盛頓發布募捐購買釣魚島聲明,是為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事件的發端。

  2021年4月17日,菅義偉首相把原定的4月9日訪美,推遲至16日,得以於4月17日發表與拜登總統的美日聯合聲明,首次明目張膽地寫入“台灣”二字,“強調台灣海峽和平和安定的重要性”,美日同盟正式干預台灣問題。

  同日,極右派們彈冠相慶。以民間團體方式的日本駐台灣代表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選擇此日搞新館開館儀式;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首次在台灣升起日本國旗。

  也是同日,防衛大臣岸信夫飛赴距台灣最近的日本與那國島眺望台灣。

  日本政府肆無忌憚地紀念割取台灣日,執迷於百多年前日本入列殖民帝國之榮光,更執迷於統一台灣是直連“日本的存亡危急事態”(麻生太郎,21.6.5), 岸信夫防衛大臣號召舊發達國家共同護衛台灣,妄想武力阻止兩岸統一。岸信夫繼任防衛大臣有可能推動具體的協美保台軍事計劃;麻生太郎轉任自民黨副總裁,以非政府身份更可大放厥詞;日本外交會積極誘導美國保台。

  應對頻生涉台事件,中方應即刻向日本外務省正式抗議,嚴正交涉,以防負能量汎濫,誘發政客暴走,釀成日本社會的反華泥石流。

  2,外聳中美兩超

  (1)主導權在於美國,亦在於中美兩超博弈

  日本外交樂於引導美國,借力發力,對抗中國。當前外交戰的焦點在於關鍵詞四“經濟安全保障”,及前述台灣問題;除開此兩點,其他關鍵詞基本上是口筆游戲。菅義偉首相下台三天前被拜登叫到紐約舉行首次美日澳印首腦會晤,可以説事因重要,亦可以說是誰來都行的走過場。共同聲明內容中全無“中國”二字,是疫苗外交,氣候合作,四國版一帶一路,及科技、產業鏈合作等經濟安全,這四項話題。可見是走過場會晤了。

  (2)中國握有外交主導權,可以在熱點問題上多有積極作爲。

  第1,最大熱點的中美經濟關係問題,現今美方無計可施。中方不應局限於小麥、飛機等的項目交涉,思考宏觀才有利於構建安定格局。譬如,把《中國與歐盟全面投資協定》美國版交予美國如何?談起來,關係就改善起來了。這又是對拖延審議的歐盟的強烈刺激。

  第2,正能量地看看“印度太平洋”造詞,會發現中國也理直氣壯入了印度洋了。東盟一貫在意“東盟主導”,便跟著搞了一個“東盟印度太平洋計劃”;歐盟今年也發表了一個“歐盟印度太平洋計劃”。中國可以宣佈參加“東盟印度太平洋計劃”,當然也可以搞一個“一帶一路印度太平洋倡議”,或“上合組織印度太平洋倡議”、“金磚國家印度太平洋計劃”、“RCEP印度太平洋論壇”,都搞起來,反客爲主。這就永遠廢了美日的“印度太平洋戰略”。

  第3,日本因特朗普推出TPP,歪打正著有史以來自建了個國際組織CPTPP,坐上了山大王。心底甚悅,甚至不想再迎美國爹,又如何會同意中國上山。中國可以利用RCEP,支持東盟把CPTPP的美洲成員墨西哥智利秘魯加拿大邀入RCEP,或構建RCEP和CPTPP一體化機制,最終形成APEC自由經貿圈,美國願來不來。

  第4,中國核心利益的統一大業,對日曉以利害的工作應積極而為。

  日本極右議員主張依據日美同盟日軍對美軍保衛台灣實施後方支援,因此要做好中國打擊冲繩基地的備戰。筆者曾舉他美國主子的信息説教:安倍等組織並與會的首屆“美日台國會議員戰略論壇”上,前美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中國分析主任譚慎格(John Tkacik)分析了美國政府的意圖,稱美國政府考量的重點在於,一旦台灣部分或全部被中共軍隊占領,其政府可以在流亡海外的情況下繼續存在。⑪顯然,這是一個放棄台灣的美國方案。那麼,亡命台獨政府和台獨分子們去哪裏呢?飛機運不了數百萬人,萬船齊發去冲繩就是自然的選擇。數百萬台獨們齊聚百萬人口的冲繩,由台獨政府管轄,日本不亦悅乎?日本反對台獨,為中國和平統一做貢獻才是日本的國家利益,亦是對日本帝國殖民台灣歷史的救贖。

  安倍曾極度惡化了中日關係,但是在失去對特朗普的期待之後,開始積極尋求改善中日關係。2018年10月25日,是日本首相時隔七年得以正式訪華,安倍在北京宣佈“日中關係實現了正常化”;就“日中關係三原則”與中國政府達成了共識:“化競爭為協調”;“不是威脅是夥伴”;“促進自由公正的貿易體制”;“日中關係進入了新次元,新階段,新時代”。因此,也可以展望,中國對日外交積極作爲,有可能開拓出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 

  注釋: 

  ①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11008-BXUONRSYPFLITNDD4BQ3PWRQC4/。

  ②豬口孝“現代日本政治経済の構図”東洋経済新報社、1983年。豬口孝、岩井奉信“族議員の研究”日本経済新聞社、1987年。

  ③“第百三十九回國會における橋本內閣總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1996 年 11 月 29 日,https://www.kantei.go.jp/jp/hasimotosouri/speech/1996/shoshin-1129.html。

  ④http://www.mofa.go.jp/mofaj/na/na1/us/page4_001565.html

  ⑤日本外務省HP,http://www.mofa.go.jp/mofaj/na/na1/us/page4_001565.html。

  ⑥趙宏偉《中國外交論》(日本)明石書店,2019年,201頁。趙宏偉講演“歴史からみた現在の中國外交”第163回外交円卓懇談會,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國際フォーラム、グローバル.フォーラム、東アジア共同體評議會共同主辦,2020年9月11日外務省官員四人旁聽,https://www.jfir.or.jp/j/activities/diplomatic_roundtable/163_200911.htm。

  ⑦趙宏偉《為抗“一帶一路” 安倍搞起來三洋連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官網,2017年11月28日。

  ⑧藥師寺克行“トランプは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を曲解している 日本が中國への對抗策を提案したのに……”‚東洋経済‛,2017 年 11 月 14 日。“トランプ大統領:新アジア戦略“インド太平洋戦略”提示か”‚毎日新聞‛,2017 年 11 月 3 日。日本外務省HP,https://www.mofa.go.jp/mofaj/na/na1/us/page4_003422.html。

  ⑨日本外務省HP,https://www.mofa.go.jp/mofaj/area/usa/hosho/sengen.html

  ⑩1981年起日本政府開始使用“同盟”一詞,但是就有無軍事意涵沒有決定。 "Joint Communique, May 8, 1981",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2051, June 1981, p.2. 外岡秀俊ほか“日米同盟半世紀 安保と密約”朝日新聞社,2001年pp.359-364;大河原良雄 ‚オーラルヒストリー 日米外交‛ ジャパン·タイムズ, pp.334-336. 

  ⑪譚慎格(John Tkacik)<戰爭意味著台灣獨立?>《自由時報》(台灣)2021年8月1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1月號,總第28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