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慶平: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衰弱
http://www.CRNTT.com   2022-08-14 00:20:29


李慶平(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作者 李慶平)1978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大陸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總目標為“四個現代化”。由於離開了文化大革命的“階級鬥爭”及一窮二白的時代,中國大陸的經濟開始復甦。1985年大陸高層精英就開始思考:到21世紀時,大陸經濟到底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同時有哪些障礙?

  1988年中國大陸完成其第一份“國情報告”,認定1980年以後,中國大陸進入經濟起飛的階段,如同“亞洲四小龍”在1960年代的經濟起飛情況。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中,新加坡及香港沒有中國大陸龐大的農村人口及農村工業化問題。

  19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伯金斯教授已注意到中國大陸可能成為亞洲下一個大國,但他沒把握,還存疑。

  1980年代大陸所面對的問題是吃飯、就業、老人社會保障、資源、石油及環境的問題。1989年初大陸出版此第一份“國情報告”中,也顯示大陸長期的經濟成長率大約在6%到7%,要趕上歐、美發達國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此時中國大陸的國家精英,正思考90年代的經濟發展模式,決定不走歐美國家高消耗資源的模式。當時世界發達國家的人口有8.6億,不到全世界的25%,但消耗的世界能源達75%。歐美國家一般人民的生活如洋房、綠地、汽車,中國大陸不可能全面實施此一政策,因而採取“節約資源型的國民經濟體系”,構建節水、節地的農業生產體系,節材、節能的工業生產體系及節約運輸力的交通運輸體系。

  在90年代及21世紀前十年,中國大陸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設施,並採取適度消費的經濟模式,有別於歐美的高度消費,及部分第三世界的低度消費經濟模式。

  中國大陸的決策精英,認知中國有龐大的人口,要創造出一個符合中國國情,又適應世界潮流,並成為一個新興新工業化的成功範例。此一長期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從90年到21世紀前十年初步完成。

  90年代初,大陸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敲定“發展是硬道理”,接受市場經濟及提出“韜光養晦、永不稱霸、有所作為”的方針,對大陸的外交、軍事及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