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汪誕平:相信柯和侯都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3-10-12 00:44:47


國民黨中評委、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理事長汪誕平(中評社 陸文煜攝)
  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作者 汪誕平)隨著2024大選日益迫近,藍白合又成為熱門話題。柯文哲先是放話要以民調決勝負,輸者退選,接著要求進行政策辯論,繼而提出“內閣制”的構想,非但充分掌握議題主導權,也展現他以小搏大的本事。

  身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為民眾黨和他自己爭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種以戰逼談、咄咄逼人的做法,是否真有助於藍白合?恐怕就有待商榷。

  平心而論,以民調決勝負自然是合理的手段之一,近年來各政黨決定提名,多半都採取這樣的方式。優點是有比較客觀的依據,缺點則是可能受到有心人的操作,“排藍民調”、“排綠民調”之所以出現,就反映這個問題;再者,民調只反映當下的民意,未必能夠反映政黨的真實力量。

  舉例來說,2020年選前各家封關民調,韓國瑜支持率最高為29%,最低為15.4%,其他則在20%至23%之間擺盪;最後韓國瑜得票率38.61%,遠遠超過所有民調預期。宋楚瑜選前民調最高10.3%,最低4.76%,其餘多半落在6%至9%之間,但最終得票率衹有4.26% 低於所有民調預估。不分區政黨票方面,亦復如此。選前民調國民黨最高為32%,最低為15.79%,其餘多半落在24%到25%之間,然而國民黨最終得票率33.36%,也遠遠超過大多數民調的預期。事實上,從以往大選民調與選舉結果分析,民進黨及民眾黨相差較小,而國民黨則落差很大。這意味國民黨候選人的發展空間,往往超過民調。以反映候選人喜好度為主的民調做為決定勝負的唯一依據,顯然不盡合理。

  那麼除了除了比候選人民調之外,還應該比什麼?政績當然是另一種必須參考的標準。以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侯友宜與柯文哲在2019年至2022年間,侯友宜除了2019年“四星”排在六都第三,其餘三年都是“五星”,排名六都第一;柯文哲則四年都是“三星半”,在六都中三次排名第五,一次敬陪末座;而且跟全體縣市相比,也是末段班。天下雜誌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也十分類似。2019到2022年間,在六都中侯友宜兩次第一、兩次第二;在全部縣市中,最好排名第二、最差排名第九。柯文哲則在六都中一次第五、三次吊車尾;在全體縣市中,一次倒數第三、一次倒數第二、兩次最後一名。

  遠見雜誌一直被公認是全台灣最具公信力、最能看出縣市長與縣市政府團隊績效的重要指標。天下雜誌則經常被媒體引用,甚至被視為輿論對於縣市首長能力評價的依據之一。這兩種連續多年的民調,縱然不能說完全可以反映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政績,但至少可以證明侯友宜的“治理能力”,評價遠比柯文哲要好。試問,這應該不應該列入比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