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主流民意的新變與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23-12-04 14:30:28


  中評社╱題:台灣主流民意的新變與走勢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

  【摘要】必須牢固樹立“一個中國、大勢在我”的戰略定位,時時、處處強化統一大勢的戰略壓迫,使得台灣民眾真切感悟體察到“台獨”、分裂存在巨大的戰爭風險,必將導致大陸的全力反制,由此將引發經濟、民生的巨大危機,正常的社會生活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可能到了這個層面,絕大多數島內民眾擔心“台獨”引發戰爭,損害自身利益,進而產生切膚之痛,才有可能回歸理性思考。由此島內的主流民意才有可能發生變化,才有可能在逼統的巨壓下發生應有的反轉。當今大陸方面最重要的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強化國家統一的大勢,以期增加大陸對島內民意的向心力。扭轉民意是一項長期、艱巨、細緻的工作,但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絕不由島內主流民意來主導。

  談及主流民意,首要的問題是何謂主流民意?主流民意即某區域民眾主體意向的綜合表現。民進黨執政7年來,島內社情民意上下震盪,變化多端。尤其是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竄台及今年上半年美國眾議院新議長麥卡錫欲竄訪台灣以來,台灣的主流民意劇烈變動,發生了近20年來罕見、深刻的轉折性變化。為此很有必要從較深層次,對當前的島內主流民意做一番貼近當下現實、有助預測未來的觀察與分析。

  一、當前島內主流民意的新變

  (一)當前島內主流民意新變之一:

  民進黨的政治策略自建黨起從操弄族群和“統獨”之爭入手,步步深入,不斷升級,近些年已轉向陷入“抗中保台”和“反中保台”的大漩渦。以往每逢“總統”大選選情危急,民進黨就會祭起“抗中保台”和“反中保台”大旗,以“台灣保衛者”身份自居,給國民黨扣一頂紅帽子——“親中賣台”的“中共同路人”,往往就會逆轉獲勝。

  而今台灣傳統的主流民意不知不覺開始發生新變。今年年初,親綠智庫“台灣民主基金會”發佈《民眾對當前兩岸關鍵性問題的看法》民調,結果顯示,對於是否認為兩岸應該像以前一樣,以“九二共識”為前提,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讓兩岸關係正常化?有近半數民眾同意。關於是否同意以“九二共識”為前提,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同樣也有近半數民眾同意。至於是否支持“抗中保台”?僅35.7%民眾支持;50.8%民眾不支持。對此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指出,過去20年來很重要的兩個事件,分別是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以及香港的“反修例”事件。“太陽花世代”的這群人,如果當時他們大學剛畢業進入社會,那他們現在大約在30歲到39歲之間。而這群人在民調中顯示,多數人已經不支持“抗中保台”。這樣的民意轉向表明,“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已經在消退。而被島內某些有頭有臉的人稱為“不是共識的九二共識”,早已成為“歷史翻過去的一頁”,竟然“起死回生”,成為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前提。如此顛覆性的變化,似乎不是按常理出牌。

  (二)當前島內主流民意新變之二:

  親綠智庫“台灣民主基金會”發佈的《民眾對當前兩岸關鍵性問題的看法》民調還顯示,有62.1%民眾不同意所謂“衹有相信美國、親近美國,才能保衛台灣”的說法。而不久前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政治學教授里奇針對“若台海爆發衝突,你有多大信心美國會‘協防台灣’”?調查總體結果顯示,26.6%的台灣民眾“完全沒信心”,37.9%的台灣民眾“相當沒信心”。儘管美台一再強調所謂“非正式關係加強”,但台灣民眾仍然對美國所謂“防衛承諾”持懷疑態度。里奇指出,若台海爆發衝突,美國所謂“協防台灣”的潛在成本是相當巨大的。這使得除了對台軍售之外,美國進行任何對台海方面的干預都將變得更加困難。儘管美國一再提及所謂“對台承諾”,但這是否屬於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卻讓人不得而知,因此台灣民眾持懷疑態度也順理成章。

  二、島內主流民意為何逆向發展

  近年來島內主流民意的逆向發展,首先必須給予其明確的詮釋定位,即稱其與以往的變化相比,發生了極少見的轉折性的變化。“反中”“抗中”僅僅是假面具,但放在島內以往誰敢這樣說?由民進黨極力撥弄、拱火的“反中”“抗中”,這些年的聲浪曾大幅拉高還嫌太低。可如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不但不敢如法炮製,還即刻嘴巴一轉,改為柔性的“和平保台”。原火藥味十足的“主流民意”被當局蠱惑後,也以“和平”為主基調。但“和平”的惟一目的是“避戰”,而不是和平統一。

  針對美國“協防台灣”這一敏感問題,26.6%的台灣民眾“完全沒信心”,37.9%的台灣民眾“相當沒信心”。這兩項相加,竟有64.5%的島內民眾缺乏信心。這與10多年來同樣問題的民調回採數據相差甚遠。

  至於以上這兩個事關兩岸關係發展、事關台海和平穩定的重大命題,為什麼會發生如此顛覆性的新變?!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大主因:

  (一)對台海生戰的焦慮感急劇上升

  幾次赴台調研,深刻地感受到島內民意最為關注的就是兩岸會不會發生戰爭。以往島內民眾對大陸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持全面否定態度,認為大陸衹不過是說說而已,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去年以來,尤其是去年8月佩洛西竄訪台灣及今年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揚言要竄台後,大陸即刻舉行的空前的圍台、環台的軍演,以及威震台海的聯合戰備警巡,極大震動了台灣社會。近期台灣《遠見》雜誌的一項民調顯示,有高達63.6%的民眾擔憂兩岸開戰。“啟事民調基金會”的民調表明,有68.8%的民眾認為“蔡當局在軍事和非軍事上都沒有做好準備”。

  台美勾連,台海生戰。任何問題衹要一涉及戰爭,就會變得極為複雜、敏銳。敏感的焦慮感一旦急劇上升,絕不可能輕易消除。

  (二)呼籲兩岸和平成島內最大公約數

  俄烏衝突爆發前,多數島內民眾對什麼是戰爭的概念相當模糊。俄烏一年多的衝突使烏克蘭淪為焦土,讓藍綠民眾都看到戰爭的現實性與嚴酷性。美國及西方盟友僅口頭上支持烏克蘭或為烏克蘭“遞刀”,無視烏克蘭民眾的苦難與和平訴求。這使得台灣民眾對台灣未來甚為擔憂。島內“要對話、要和平”的呼聲頓時高漲,藍綠陣營都視“和平”為台灣全社會最大公約數。但究竟如何實現真正的“和平”才能有效“避戰”仍在爭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