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取經”到“對話”:論“文化話語權”的掌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5 11:06:40  


中華文化的現代化,需從傳統和現實中汲取。
 
  “全盤西化”的危機

  在諸如此類的精心設計之下,在美國留學的亞太學生回國服務之後,幾乎都成為傳播“美國先進文明”的先鋒隊。他們對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為美國所主張的“普世價值”作辯護,美國所謂的“普世價值”也因此而獲得了許許多多的“代言人”。由於亞太國家的大學教科書大多是從英文翻譯而來,這種“全盤美化”或“全盤西化”的現象,尤其以學術界最為嚴重。

  資本主義的鐵牢籠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台灣學術界“全盤西化”所造成的問題。1990年代,前蘇聯及東歐國家崩解後,西方學者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勝利,歷史學者Fukuyama(1989)甚至出版《歷史的終結》一書,以為二次大戰後兩種意識形態對峙的冷戰格局已經結束,“自由民主是人類最完美的政治模式”,從此之後全世界都將走上“西方式民主”的道路。唯獨中共仍然堅持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了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引爆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內在問題完全暴露無遺,美國為因應其燃眉之急,大量發行紙鈔,至今全世界均蒙受通貨膨脹之害。葡萄牙、冰島、希臘、西班牙等老牌“民主國家”也因為負擔龐大的國家債務,淪為“歐盟四豬”(PIGS),而一籌莫展。

  這些問題讓許多學者紛紛思考“另類世界秩序”或“另類政治秩序”的可能。其實,德國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1864-1920)是最早指出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內在危機的西方知識分子之一。在其名著《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的結尾部分,他很悲觀地預言:資本主義的現代經濟秩序與機器生產的各種技術、經濟條件結合在一起,變成一種無法脫逃的鐵的牢籠(iron cage),統治著處於這種機制中的人類生活,直到最後一噸煤炭燒盡為止。“在它發展程度最高的地方,譬如美國,追求財富已經喪失了宗教和倫理的意義,反倒和純粹世俗的情感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它具有娛樂競賽的特徵”。

  “沒有人知道:未來人類將如何生活在這個牢籠之中,或者,在這場巨大發展告終之前,是否會出現一個新的先知,或者會出現舊觀念、舊理想的大復興。如若兩者皆非,人類社會是否會變成以病態的自我陶醉粉飾太平的機械殭屍”。因為就這種文化的最後發展階段而言,我們確實可以這樣說:“沒有靈魂的專家,漫無心肝的縱慾者,造成一切皆無意義的現象,意味著人類文明已經到達前所未有的狀態。”

  “理論”與“實務”的分裂

  在韋伯所處的時代,他預言資本主義的“鐵牢籠”將迫使人類“燒盡最後一噸煤炭”;在現代,有愈來愈多的人擔心:它會迫使人類“耗盡最後一桶石油”,或者引爆“最後一座核能電廠”。儘管資本主義體制的危機已經一覽無遺地暴露在世人眼前,台灣學術界也有愈來愈多的人對西方社會科學理論感到懷疑,但在“全盤西化”的陰影籠罩之下,卻很少有人敢於建構本土性的社會科學理論,來向西方理論進行挑戰。

  去年(2011)元月28至29日,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資助之下,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舉辦了一場“傳承與創新: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在“百年學術發展”部分,社會科學的各個不同學門對於自身學門的“百年發展”,也分別作了回顧與檢討。

  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回顧“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後,指出:台灣的經濟學內容是由“英美教科書的移植”演變成為“西方經濟學內容,本土化實例”,“經濟研究的趨向分為兩大派,一為數理學派,一為務實學派。”

  “前者似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學問,可是他不但在國際學術市場有賣場,而且在國內更受到學術當局之青睞;後者研究的對象是現代的台灣經濟現象,這種研究在國際上缺乏賣場,在國內雖不受重視,但對政策形成有影響。這種偏頗的現象會使前者走火入魔,而使後者自覺無學術地位而消沉。”

  在我看來,這是十分怪異的現象。康得在其《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開宗明義地主張:理論建構的目的就是為了實踐;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也強調:“道問學”的目的是在“尊德性”;明代的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中國民間更普遍認為應當“學以致用”。然而,台灣學術界“全盤西化”之後,學術研究竟然可以和社會實踐分裂為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