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首次以伊朗為假想敵反導試驗 引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11:26:52  


圖為伊朗成功發射“探索者3號”自制太空火箭的電視截圖。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人民日報綜合報道,美國國防部2月1日宣布,美軍方1月31日從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發射一枚目標導彈,6分鐘後從加利福尼亞範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陸基攔截器,模擬應對來自伊朗的導彈襲擊。這項耗資約1.5億美元的導彈攔截試驗最終失敗,原因據稱是雷神公司生產的海基X波段雷達沒有發揮預期功能。因試驗難度極大,失敗的結果不難理解。與此同時,由於這是美國第一次以伊朗為假想敵進行導彈防禦試驗,因而十分引人關注。

  美國 

  一方面在國際外交舞台上加緊斡旋,向伊朗施加更為嚴厲的制裁,另一方面,開始在軍事領域高調威懾伊朗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1月22日在華盛頓戰爭研究所公開表示,伊朗已被海灣地區“另外一邊的國家”視為非常嚴重的威脅。他說,美軍將在海灣4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據悉,這4個國家是卡塔爾、阿聯酋、巴林和科威特。同樣是在上個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瓊斯對以色列進行了一次秘而不宣的訪問,與以方就如何通過經濟和“秘密項目”對付伊朗舉行了商談。 

  美國公開談論在海灣地區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之時,正值伊朗核問題處於極為敏感的關鍵時刻。在與伊朗長達數月的外交周旋毫無進展之後,美方的雙軌戰略已向施壓傾斜。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不久前發表的國情咨文中警告說,“毫無疑問,他們(指伊朗)也將面臨日益嚴厲的制裁”。 

  作為美國向伊朗施壓的一部分,美國在伊朗周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有一石多鳥之意。首先是對伊朗形成先發制人的軍事威懾。有分析指出,為了防止對伊朗施行新的制裁之後引起其強烈反彈,包括在軍事上與西方加強對抗,美國此舉是在海灣戰略大棋局中先走了一步。其次,美國欲以此舉拉緊對伊朗的包圍圈,同時向相關海灣國家表明,只要與美國合作,他們可以不必自己擁有核武器便可遏制來自地區軍事強國伊朗的軍事威脅。此舉還有另一個目的,即借此對以色列進行安撫,表明現在還沒有必要立即對伊朗核設施和導彈設施進行打擊。此前以色列曾數次聲稱,除非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能夠從外交上成功阻止伊朗發展核武計劃,否則將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 

  事實上,美國對伊朗的威懾也顯示出了分寸感,這主要來自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為防止伊朗就此做出強烈反應,美方一再強調此舉的“防禦”性質;另外,據美國情報部門判斷,伊朗核武器計劃的研發步伐並不如美國想象的那麼快。為防禦來自伊朗的軍事打擊,美國已部署多道防線,其中第一道防線便是美國在海灣地區部署裝載先進雷達和反導系統的宙斯盾巡洋艦。雖然這一系統無法攔截伊朗“流星—3”型中程彈道導彈,但美情報部門相信,伊朗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在“流星—3”型中程導彈上安裝核彈頭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