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政論:大陸對軍售反彈 馬須審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2 00:38:45  


 
  這也表示馬政府軍購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積極主戰,製造麻煩與問題,而是消極備戰,利用這些設備因應台灣未來救災及人道之用;買武器更不是完全衝著中國大陸,也不是討好其他國家,完全是基於生存所需,況且在今日信息快速的時代,台灣的軍購備受到“立委”及民眾的嚴格監督,因此真心期待大陸當局及民眾能夠體諒,勿因為軍購而影響兩岸其他方面的交流;同樣地,對於台灣來說,對於大陸飛彈完全撤除之問題,台灣當局及民眾也必須能夠體諒大陸當局的難處,倘若兩岸都能相互體諒,兩岸關係的維護就能使人安心,馬政府沒有實力及本錢可以吃定大陸的善意,消費大陸的耐心;同樣大陸對於馬政府,也絕不是無條件的付出與支持,這一點應該是十分清楚的。

  總之,軍購問題是一個辯證的問題,台灣向美買武器,是善意還是惡意?軍購是促使台灣推動兩岸交流,還是不利兩岸交流?都端賴從何種角度來看待軍購。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處理難為,兩岸問題充滿著循環論的糾葛與辯證,是不爭的事實。大陸方面認為台灣不軍購,兩岸才有和平可言;台灣民眾認為大陸武力威脅必須全面解除,台灣才能安心,因為不安心所以就要買武器;而美方更在台灣與大陸間不斷尋找最佳平衡的狀態,向兩岸雙方交代。

  馬英九政府,執政迄今動輒得咎,處處不討好,換來的批評聲從未停止過,除了感嘆做事難為外,換個角度來說,馬英九今日如果不執政,國民黨下台,換民進黨上台,不管是蘇貞昌或是蔡英文,軍購的困境仍是不變的,情況會更好嗎?操作的方式還會是如此嗎?凡事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都是經過比較後才彰顯出價值性,從軍購案中的兩岸爭議,除了無奈外,還是無奈,如何讓大陸當局及民眾放心,真的相信馬政府不是麻煩製造者與搞獨立,恐怕是未來努力的目標,但根本解決之道是,如果有一天兩岸互信基礎鞏固,台灣真的能完全捨棄軍購,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也都反對政府軍購,或許才是兩岸關係真正突破的一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