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馬政府應正視及研究兩岸落差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5 00:33:12  


 
  再者,針對ECFA與FTA之關聯,台灣多數民眾希望能擁有一定程度的國際空間及活動參與,當然期盼能夠透過兩岸ECFA的簽訂,使台灣方面能有更多的機會,能夠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但這並非是台灣當局單方的主觀意願所能決定,大陸自然扮演非常重要且關鍵性的角色,FTA的成立,必須是當事人雙方所共同決定,再加上外環境的阻力不強,方有可能達成,相信這一點,馬政府必然十分清楚,馬政府希望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並非從主權及製造兩中、一中一台的角度為出發點,主動挑釁與破壞兩岸互信,而是從台灣主流民眾的意願,為了增加馬政府之民意支持度及選票考量,藉此創造執政成績,希望大陸當局能夠適時的體諒及理解。

  馬英九在專訪時提到大陸政策“三階段”論述,要將台灣機會最大化,在維持現狀的最多八年任期時間內,爭取台灣未來可能的空間。他的第一階段論是大幅開放兩岸政策,故他創造最大機會,壓低威脅風險,讓台商有更彈性的經濟工具,賺到世界的錢,是馬英九不得迴避的執政責任。他的第二階段論便重申不統不獨不武,把他八年任期內的台灣,定位在一個外在風險最低的維持現狀框架中,他更主張穩健前進、不必再快的宣示;他的第三階段論源自“不信中華智慧比不上歐洲”,台海爭議無解,他只好採“時間換空間”,能搶八年是八年,讓台海深度交流,進而對大陸造成影響。

  針對這三階段論述,或許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及批評的意見,但這三階段卻大致描繪出台灣的現狀,然而特別在第三階段,留下了想像與模糊的空間,更給大陸一個發展的好機會,一能爭取台灣民心,二能構思未來兩岸相處及發展的制度安排,馬英九四年或八年下台後,台灣又呈現一個充滿想像及期待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