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國民黨中央應重視內部民眾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8 01:11:19  


 
  伯公的談話有感而發,也是許多國民黨員共同的心聲及共同一起經歷的感受及疑問,那是一段共同身歷其境的日子,有歡笑有淚水,馬英九確實做很多事,做的很認真很辛苦很努力,但每天大部分政論節目多半還是把他罵得一無事處,就算有感自然也變成了無感;再多的成就也就被人民給忽略了,這不只是對馬英九一人不公平,對於馬政府不公平,對於國民黨同樣也是不公平,因此必須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是;台灣民眾把兩岸關係看成太順理成章,台灣民眾難道從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變成和平推動者,一點感覺都沒有嗎?台灣社會確實應當存在一股聲音及應有公正論理力量,不要心情不好就把馬英九當發洩對象。“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被罵笨”的一天,這個道理大家不會不清楚才是。

  國民黨要走上制度化,就必須要經過一番陣痛期;我們無法使陣痛感消除,但是卻可以減少陣痛的程度;國民黨除了必須更加上緊發條外,在“立院”及各項場域上必須展現出更為積極的態度,勇於任事,協助政府推動相關法制及政策工作;時間真的不多了,必須要抓緊時間;至於來自外界不實指控,除了必須要更加迅速加以澄清駁斥,也必須化被動為主動,掌握議題,設定方向,眼前尚有許多應推動的工作。

  首先,針對中評會與中全會與會代表將焦點關注在各項經濟問題上,馬主席認為經濟復甦速度不會快,但政府要抓住經濟好轉機會,以最大決心與執行力完成推出的政策,持續改善經濟。經濟好壞是一種感受,是一種比較,是一種主觀認知,當民眾已經認定經濟不好時,再好的變化人民也很難感受到,這不光是數字上的理性問題,而是一種情緒上的感受問題。

  其次,其實最令人感到可惜的,便是兩岸其實還有很多的工作尚未完成,有的剛起步,有的連起步都沒有,兩岸作為必須和時間賽跑,致使馬英九主席在中評會指出,自他2008 年上任後不斷努力改善兩岸關係,兩岸不但擴大交流,而且簽署ECFA等18 項協議,未來將追求兩岸永續和平穩定發展。他並提出未來三年兩岸政策的三大重點,分別是“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及“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