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助推中華經濟圈全面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8 00:31:32


 
  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密切合作,進一步構建科技與智力支撐網絡。建設“海上絲綢之路”需要新發展思路、科技和智力支撐。兩岸四地和東南亞地區擁有眾多華僑華人科技精英、專家學者及研究機構,有助於有效配置區域智力資源,實現與科技和資本的密切結合,進一步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進程中,中國倡議構建的亞太自貿區和亞投行等機制以開放性與包容性為特徵,在道義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也有助於吸引更多東南亞企業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在互利共贏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動了當地政治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兩岸四地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融合程度越高,不僅經濟效益越高,而且收穫的政治效果也越大。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非要取代東南亞已經存在的一些組織和機制,而是要貫穿這些組織,在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等東盟主導機制框架內,強化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在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同時,穩固和推動區域政治現代化進程。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方海洋貿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民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確立新開放觀,不斷加強文化傳播與交流。在推進“一帶一路”進程中以“僑牌”和“文化牌”為抓手,利用嶺南文化在東盟各國深厚淵源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揮華僑華人與人文軟實力優勢。兩岸四地特別是大陸沿海省區應不斷加大支持各類民間團體開展各種民間交往的力度,促進兩岸四地文化交流,鼓勵創作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書畫、詩歌、散文、小說、戲曲、舞蹈、音樂等作品,積極策劃組織大型舞台作品和影視作品、專題片,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及旅遊線路宣傳推廣活動,擴大“一帶一路”文化海外行活動的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優勢集中在經濟領域,包括投資建廠和道路、橋樑、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網、通訊網、油氣管網等互聯互通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因為,“一帶一路”主要是在經濟落後地區推進經濟發展,涉及的國家多,整體實施難度大於馬歇爾計畫。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沿線國的經濟發展,而其中所蘊含的經濟風險乃至政治風險都遠遠超過了“馬歇爾計畫”。

  儘管“一帶一路”建設以經濟合作為重心,致力於互聯互通、投資金融與人文交流,並不涉及政治安全合作。但“一帶一路”對外投資需要規避政治風險,必須考慮和評估在實施進程中所面臨的政治風險。特別要充分考慮到東南亞各國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對東南亞某些國家政局穩定性事先進行充分評估,加強對相關國家政治、社會、宗教、國情的長期跟蹤研究,並定期發佈“一帶一路投資安全指數”。認真做好政治風險評估,充分研判其國內不同利益衝突可能引發的政局動盪以及當地不同民族與宗教潛在的衝突與內亂,避免中資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同時,應對擬“走出去”的中資企業進行法律教育,使其熟悉和知曉當地法律制度,認真研究當地法治、監管力度、企業經營活動等領域的法律規章。認真做好中資企業對東道國投資生態環境的評估,避免投資風險。還要充分估計到東道國官員腐敗行為影響中資企業無法按照國際慣例市場規則進行公平交易等問題,防範潛在的政治風險。

  “一帶一路”進一步密切
  中華經濟圈安全協作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金融問題,也涉及地區的安全格局重構問題,對於整個中華經濟圈的擴展和“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延伸發揮重大示範作用,也使台灣和港澳地區的經濟重新找到自己的新方向和突破口。

  “一帶一路”進一步密切中華經濟圈安全協作,兩岸四地在“一帶一路”推進進程中,進一步加強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借助於“一帶一路”,中國可進一步同東南亞各國在雙邊和地區組織框架內加強互信、深化合作,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確保“一帶一路”建設的安全。兩岸四地可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嚴厲打擊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為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在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程中,還應完善中國—東盟防長會議機制,深化防災救災、網絡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執法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宣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共同維護本地區安全與穩定,

  從客觀效果上看,“一帶一路”對於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營造和平相處的國際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實施,離不開兩岸四地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得到沿線東南亞國家的支持。同時也應盡可能消除他們對中國崛起的安全疑慮和經濟上的顧慮以及擔心中國大型項目對當地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副作用。

  中國應積極利用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影響力增強與東南亞的友好關係,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充分認識並尊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差異性。增加東南亞華僑華人群體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並最終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文化分子。充分調動東南亞華僑華人作為中外溝通橋樑和民間外交使者的角色,為提升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中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構想在東南亞落戶生根增信釋疑。充分發揮東南亞華僑華人在維護中國海外利益方面的作用,以反對和遏制海外分裂勢力,協助化解外交僵局,維護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的安全。但與此同時,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日趨強勢的立場也會使東南亞國家更感不安。

  “一帶一路”建設強調的是經濟合作,與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一脈相承,並非軍事擴張,兩岸四地應加強媒體宣傳力度,避免將“一帶一路”戰略地緣政治化、軍事化和戰略化,更不能與美國的“馬歇爾計畫”相提並論。

  “一帶一路”是合作倡議,中國沒有特別的地緣戰略意圖,無意謀求地區事務主導權,不經營勢力範圍,不會干涉別國內政。“一帶一路”並不具備對周邊及歐亞大陸擴張性質。

  東盟各國願意打造東盟—中國未來關係新的“鑽石十年”,推進東盟—中國關係自貿區升級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深化互聯互通建設,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支持並願積極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建。但是,南海局勢的緊張將成為阻礙中國—東盟共建“一路”的重大障礙,以菲律賓為代表的東盟國家仍心存疑慮,中國提出的相關合作項目缺乏詳細與具體的方案,相關信息也缺乏某些透明度。中國提出的南海海上合作和共同開發的實質性進展不大等已成為東南亞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心存疑慮的主要方面。而且,儘管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總體良好,雙邊高層互訪、民間人員互動、經濟往來日益提升,但是“信任赤字”、南中國海爭端以及大國力量介入等成為阻礙中國與東南亞關係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此,中國政府應及時調整相關政策,使“一帶一路”建設更符合東南亞沿線國家的需求,從而使“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穩定和促進東南亞沿線國家安全的“催化劑”。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4月號,總第20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