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砍掉“保險繩”為戰爭開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6 16:25:07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70年前,窮途末路的軍國主義日本迎來最漫長的一個夏天——1945年7月28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6日、9日,廣島、長崎遭原子彈轟炸;8月15日,裕仁天皇“玉音放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70年後,日本又迎來烏雲密布的一個夏天——安倍政權以非常“暴力”的方式拋棄了基於戰爭教訓和歷史反省的和平主義,葬送了日本和平憲法。

  7月16日,在日本民眾的強烈抗議聲中,執政黨控制的日本國會眾議院16日下午強行表決通過日本政府提交的安保相關法案。這堪稱二戰結束以來,日本軍事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折——這意味著日本砍掉“保險繩”,拋棄“專守防衛”,重新蛻變為能參與戰爭,甚至主動挑起戰事的國家。

  日本的和平憲法建立在戰爭反省的基礎上,日本現政權拋棄和平憲法,試圖重新打造能夠發動戰爭的國家,這是在重蹈歷史覆轍。

  人們記得,70多年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那場侵略戰爭中,中國軍民犧牲3500萬,亞洲多國遭日本侵略者戕害和荼毒。日本也有320萬人喪生兵禍。

  基於對戰爭的反省,日本在1947年制定的憲法中承諾永遠放棄武力。此後經年,在憲法第9條的框架內,日本長期奉行“專守防衛”國策。1972年,日本政府就“集體自衛權和憲法的關係”發表正式見解,確認集體自衛權超出憲法第9條劃定的紅線。冷戰結束後,伴隨國內國際形勢變化,日本也在不斷調整安保政策,但歷屆政府始終守住了“不得行使集體自衛權”這條底線。

  和平憲法不僅是日本的,也關係日本與世界。東京大學哲學教授高橋哲哉指出,日本當年發起的侵略戰爭給周圍國家帶來深重災害,通過和平憲法放棄戰爭,明確否定集體自衛權,這是日本戰後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日本戰後與中國等鄰國重建關係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