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減少軍事行動平民傷亡?美國絕非良心發現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13:13:22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海外網報道,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五角大樓8月25日宣布了一項計劃,通過向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行動中心派遣“降低風險專家”,試圖在未來開展的空襲及其他軍事行動中減少平民傷亡。一名美國防部高級官員向《華盛頓郵報》稱,執行這項計劃所需的預算將達數千萬美元。

  五角大樓的這張大藍圖乍一聽似乎是美國“良心發現”,是保護人權的“善舉”,但仔細一想,邏輯完全不對。

  五角大樓的言下之意,無非是美國未來打算繼續在世界各地狂轟濫炸。美國窮兵黷武犯下的種種罪行,早已罄竹難書。

  以利比亞為例。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著“自由”“民主”幌子對利比亞橫加軍事幹涉,引發國家內亂。11年來,利比亞政局持續動蕩,利比亞民衆沒有得到美國兜售的美好生活,反而深陷血腥內戰的漩渦。

  美國卡托研究所網站刊文稱,利比亞內戰的輸家是該國人民,已有數千人死亡并產生數萬難民,“這就是美國胡亂開戰的代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利比亞當前超過8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救助,約16萬人流離失所,難民人數超過4萬。就在今年8月26日,分別隸屬於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和國民代表大會的武裝在的黎波裡多個地區發生衝突,目前已造成32人死亡、159人受傷,其中就包括17名平民。然而,聯合國新聞部《非洲振興》雜志報道稱,“也許沒有比利比亞境內正在發生的危機更受忽視的重大政治或人道主義災難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國此時又在哪裡?《非洲振興》統計,僅在2011年2月,即利比亞戰爭爆發前夕,《紐約時報》就刊載了超過一百篇有關利比亞的文章,而在2017年9月,《紐約時報》與利比亞有關的文章僅有7篇,其中只有一篇談到利比亞現存的暴力問題。顯然,利比亞人的死活,美國政客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今年8月30日,是美國從阿富汗完成撤軍一周年,“喀布爾時刻”又一次見證了美國霸權的失敗。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不但沒有反思,竟然還規劃起了未來的轟炸。關於“減少平民傷亡”的承諾,無非是美國為自己找的一塊“遮羞布”罷了。而且,這也不是五角大樓第一次作出類似表態了,但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心呢?事實擺在眼前。<nextpage>

  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批准了五角大樓一項內部調查報告,報告發現,關於美軍2019年在叙利亞造成多達64名平民死亡的空襲,國防部的初步審查在多個指揮層級都處理不當,并且有許多報告延誤和信息缺失,不過,國防部“沒有違反美國的交戰規則或戰爭法”,調查結果也沒有要求任何紀律處分。報告承認空襲事故後美軍沒有及時上報,但沒有發現這種延誤具有任何“惡意或不法意圖”。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襲擊發生後,美國主導的多國聯軍用推土機清理了空襲現場,平民死亡人數被淡化,調查報告被拖延、删改、加密。更為諷刺的是,美國防部長推出的這項“降低風險”的計劃本是在造成叙利亞平民傷亡的背景下制定的,而就在這項計劃宣布的幾乎同一時間,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叙利亞境內與伊朗有關的目標進行空襲。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用這樣一個所謂“降低風險”計劃就想把過去的罪惡一筆勾銷嗎?對那些已經犯下的累累罪行,美國并沒有計劃進行追責。五角大樓過去不是沒有系統評估空襲造成的平民傷亡情況,但是透明度和問責機制一直缺位。《華盛頓郵報》2020年發表的題為《隨著美國在阿富汗的空戰激增,對平民傷害的調查急劇下降》的文章稱,美軍在2019年向阿富汗投擲了創紀錄數量的炸彈,同時期對造成平民傷亡的指控也翻了一番,但五角大樓對這些指控進行深入調查的次數卻減少了一半,空襲導致數百名阿富汗平民死傷的指控僅得到初步評估。

  這一次,美國有什麼自信不重蹈覆轍?事實上,這個“降低風險”計劃在美國也飽受質疑。《紐約時報》引用前五角大樓官員評價稱,該計劃并未完全解決幾個問題:官員或指揮官是否會對違規行為負責;是否應重新開放或研究過去造成平民死亡的事故。這名官員表示,“調查和彌補過去的傷害,對於實現問責制和學習正確開展行動計劃至關重要。”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刊文質疑,如果有人不恰當地做出了殺死平民的決定,該怎麼辦?計劃中沒有關於懲罰的任何內容。

  不懺悔、不道歉、不追責,這個計劃看起來更像是一份殺戮的“免責聲明”。總之,從五角大樓的計劃中,不僅看不見美國對造成平民傷亡的真誠悔過,反而將其霸權主義本質看得更清楚。如果美國真的打算保護平民的權益,該做的恐怕不是浪費美國納稅人幾千萬美元進行“預防”,而是停止對別國的介入,對已經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當美軍轟炸機不再在別國民衆頭頂盤旋,這樣的安全感恐怕要比五角大樓的任何承諾都要實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