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記者 臧涵編譯報道)南海仲裁、南海軍演、韓國部署薩德導彈、朝鮮試射水下導彈、台灣導彈發射失誤...一系列事件,幾乎都可以歸結於美國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博弈中。美國重返亞太已成定局,而中國也不再是1996年時的中國。對(美國)外交政策精英來說,保持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是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對此,《華盛頓郵報》近日發文稱,奧巴馬跟巴菲特一樣,著眼的是長遠利益,其全球策略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尋求美國無限的需求。為減少當今地緣政治風險,美國不惜一切力量想要展示自己的“國家實力”,本質上來看就是信心不足。
全文編譯如下:
在8月1日的專欄中,《華盛頓郵報》社論版主編海亞特(Fred Hiatt)寫了一篇“美國的‘撤退’是以滿足自己利益為前提”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他提到了許多批評奧巴馬外交政策的話。這些話大致就是關於如果美國能一直在伊拉克派遣部隊,在後卡扎菲時代繼續在利比亞保存軍事力量,在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後轟炸它。那麼“美國甚至世界都會變得更好。”
有人認為美國那時在外交上的“撤退”已經到了無視現實的地步。與八年前相比,今天的美國在更多的地方,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更積極主動得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去。事實上,關於如何和在哪裡使用軍事力量,如何接近敵人和如何與夥伴開展合作,以及如何正視自己的實力從而發揮自己在世界上的領導力……這些問題,奧巴馬持有的觀點是持久且積極的。他一直在努力加強和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這是因為奧巴馬正在進行一場“漫長的遊戲”。他的全球策略的定義要素完美地反映了美國利益,包括外國和國內的利益。這個全球策略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尋求美國那看似無限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