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湖北著力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11:31:51


 

  濕地環境好不好,遷徙水鳥先知曉。今年年初,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對五大重要濕地越冬水鳥進行同步調查,共記錄越冬水鳥45萬餘只,比上年同期增長35.99%。

  靠著冶煉產業,黃石市GDP曾一度升至全省第二,但環境污染事件隨之頻發。近年來,礦山生態經大力修復治理,得到有效改善。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397萬平方米的石場,成片刺槐形成的硬岩綠化複墾生態林頗為壯觀。

  7月1日,《黃石市礦山生態修復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充分考慮歷史遺留礦山問題,確保礦山生態保護修復不留死角。”黃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豐林說。

  “十四五”期間,湖北將進一步加大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力度,初步計劃完成修復約9萬畝。

  綠色發展動能轉換

  參觀者繞過粗大的管道,行走在綿延百米的華新水泥廠房舊址。昔日長江畔濃煙滾滾的水泥廠,如今成為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

  20公里外,是華新水泥剛投產的萬噸水泥生產線。工人們坐在調度中心,通過攝像頭和傳感設備實時監控運營;無人駕駛車穿梭廠區,自動運送材料;點開手機APP,全球工廠數據立刻呈現眼前。

  “有了數字技術,50名工人就可以完成萬噸生產線的全部工作;而同樣規模的傳統生產線,需要300人以上。”華新水泥首席數字官湯峻介紹,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萬噸線污染物排放量較原來下降60%,單位熟料熱耗下降40%,碳排放強度下降12%。

  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