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補短板提質量 加快繪就民生幸福新圖景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12:35:10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改善民生福祉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主要指標設置上,民生福祉類指標數量最多,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成為突出亮點。

  代表委員表示,從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到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從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到改革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敲定了一幅清晰的改善民生路線圖。未來要著力補短板,加快繪就民生幸福新圖景。

  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位列要位,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例,全國政協委員諾敏指出,面對人口老齡化、慢性病發病率持續攀升和傳染病壓力持續存在,建議“十四五”時期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進一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各部門合作機制,促進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二是加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與社區網格化管理整合,通過信息化技術提升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效能。三是加強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投入和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四是提高衛生部門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強調健全終身技能培訓制度,持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但與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比,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數量仍相對不足。他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持續健全校企合作協同及監督管理機制,規範職業教學過程中的標準、內容和考核辦法,明確校企分工。同時,加大政策激勵與補貼力度,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鼓勵學校與企業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社會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網。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但是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強調“改革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