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恐龍:一個經濟城市的文化夢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08:22:34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萊陽金剛口發育的平原恐龍峽穀。在2~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集中分布十多條切割較深的富含恐龍和恐龍蛋化石的峽穀群。科學時報報道,新年伊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科普基地”即將正式在山東萊陽市掛牌。

  說起萊陽,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它與煙台蘋果齊名的萊陽梨。每年4月,萊陽梨樹花開的時候,置身梨樹花叢,有如置身仙境。

  然而,萊陽擁有另一份更寶貴、更神秘的資源,卻少有人知,這就是——恐龍。

  這種地球史上的傳奇生命曾經遍布萊陽大地,如今它們的骨骼又正在萊陽的地下奇跡般地“閃耀著”。

  儘管近些年來,萊陽在化石上的“聲望”在國內外遠比不了澄江、遼西等後起之秀。然而,它卻是我國科學家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

  2010年萊陽梨樹開花的時候,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汪筱林博士帶領的一支科考隊開始在這裡安營扎寨,在野外進行了兩個半月的集中發掘。

  到了“科研科普基地”即將掛牌的時候,從4月開始的多次考察已取得豐碩成果。這個城市地質和生命演化史上的“奇跡”一點點被挖掘出來。

  恐龍研究的起點與巔峰

  萊陽是中國最重要的恐龍與恐龍蛋化石產地之一,也是我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和昆蟲化石的地區,在我國乃至世界恐龍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早在1923年,我國第一代地質學家譚錫疇在山東萊陽將軍頂一帶和青山采集到恐龍骨骼化石,在北泊子、南務等地采集到魚類、昆蟲、植物等化石。這也是我國科學家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1923年,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周贊衡和葛利普分別對植物、昆蟲和魚類進行了研究。萊陽昆蟲化石的研究揭開了我國古昆蟲學研究的序幕。1929年,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對譚錫疇采集的恐龍化石進行研究,命名了鴨嘴龍類的中國譚氏龍。這一階段發現和采集的化石有的目前保存在國外,有的已經遺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