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8 11:50:34  


 
  希望家長們從急功近利的泥潭裡跳出來,從“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錯誤理論的誤導下走出來,不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不對孩子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每個家庭都要努力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創造有利於孩子愉快成長的家庭文化環境。

  記得愛因斯坦曾說過:“走出校門,能記住的才是教育。”仔細想一想,你一生的學習生涯,究竟給你留下的是什麼?什麼東西讓你記得住,忘不了,用得上?想一想,今天的父母最看重孩子什麼?不是如何做人做事,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僅僅是智力。

  嬰幼兒時期主要任務是玩,在玩耍中讓他的天性得到充分的發展。而我們卻逼他們學。學寫字、學拼音、學外語。為了出“神童”,用大量的練習占據孩子玩的時間。

  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論教育》書中曾經強調,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後果。因為“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批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人民教育雜誌社總編輯傅國亮講了這樣一件事:印度一個叫辛格的4歲孩子,參加馬拉松比賽,跑完了42公里。5歲時,他的家人準備讓他跑50公里,超過馬拉松。正當人們在興奮地迎接“馬拉松神童”誕生時,印度政府出面干預了。政府派人封鎖了50公里長跑的道路。他們說:我們寧願要個普通的孩子,也不要神童。印度政府這種對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實在令人欽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