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茶文化游 在尷尬中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1 08:50:00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去浙江新昌,先看千年大佛,再品幽遠禪茶;福建武夷山風景令人難忘,名茶大紅袍同樣回味無窮;在安徽六安的大別山老區,可以邊聽紅色故事,邊嘗瓜片名茶……春茶飄香的季節,南方的許多產茶地都興起了茶旅遊熱。

  過去僅作為文人雅客所青睞的品茶,如今卻成為大眾追求的精神享受之一。茶文化的復興催生了一個旅遊新產業——茶文化游。作為茶文化大國,我國的茶文化游發展快速,不過,旅遊作為茶產業的一部分內容,至今仍未形成較強的品牌。茶文化游面臨著名茶雖多、但出名的茶文化游產品卻十分有限的尷尬局面。

  產茶、品茶地齊上陣 茶博會紛紛添上旅遊味

  記者獲悉,已經連續舉辦了17屆的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從今年起,更名為上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上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不產茶,但茶葉消費量驚人。17年前,“茶節”應運而生,解決了上海市民買茶的問題;17年過去了,上海“茶節”的參觀者和參展商的口味都發生了變化:市民從喝茶變為品茶,對茶葉背後的文化越來越有興趣。

  在此背景下,“茶節”需要轉型,在引入精品名茶的同時,也把市民的消費送出去,以各地茶文化為基礎,開創以茶文化促旅遊、以旅遊帶消費、以消費促增長的發展模式。一個由閘北區旅遊局發起、各地旅遊部門響應的“上海茶鄉旅遊合作聯盟”由此誕生。除上海外,浙江新昌、安吉、天台、諸暨,江蘇溧陽、宜興,安徽六安,福建武夷山,四川都江堰,湖南常德等10個城市成為聯盟首批成員。作為東道主,上海利用“茶節”的資源,通過“我在鄉下有個家”“茶鄉美食周”“秋茶採購節”等活動,整合各個茶鄉的文化、旅遊和產業資源,把遊客送到茶鄉,也把發展機遇帶給茶鄉。

  同上海一樣,北京雖然是茶葉消費重鎮,但也非產茶地。4月22日,素有“北方春茶第一展”的2011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落幕,正宗的明前茶在展會上亮相。此外,展會期間開展了多場文化活動,包括由雅安茶藝表演團隊帶來的龍行十八式、蓋碗黃茶的茶藝表演以及萬人大品茶活動。

  作為產茶重鎮的杭州,2011年西湖國際茶文化博覽會3月25日至4月底熱鬧了整月。西湖龍井開茶節成為本屆西湖茶博會的最大看點,在清河坊民間茶會喝大碗茶、聽越劇,看畫眉打鬥,再到國藥老字號嘗嘗“藥茶”;還可到餘杭的中國茶聖節,欣賞“徑山茶宴”(禪茶表演,被日本奉為茶道鼻祖)等19個主題活動……此外,茶都美食特色菜(點)品嘗周、中外茶藝交流活動、體驗中國茶系列活動等茶文化游活動也更為豐富。在旅遊線路上,當地聯動國內外旅行社,專門推出了“精心覓茶香”“走讀徑山禪茶文化”“南方有嘉木”等創新線路產品,面向海內外遊客進行招徠,使國內外遊客全方位地參與杭州茶文化旅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