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藝術市場難覓王蒙真跡 4億元仍喊“值”
http://www.CRNTT.com   2011-06-10 09:42:13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揚子晚報》報道,明初,因為胡惟庸案的牽連,大畫家王蒙凄慘地死在南京的監獄中。600多年轉瞬過去,誰也不會想到,因為一幅畫,王蒙再次成為一個耀眼的名字。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場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如圖)以4.025億元成交,成為今春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中國古代書畫作品。這個價位僅次於一年前保利以4.368億元拍出的黃庭堅《砥柱銘》,使《稚川移居圖》成為史上第二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這個消息,與今年春拍齊白石畫作拍出4.255億元、吳冠中一畫過億一起,震動2011藝術市場。

  畫的是隱居心,卻被政治案牽連

  《稚川移居圖》畫的是東晉葛洪移居羅浮山煉丹的故事。該畫層巒叠嶂,自下而上布滿整個畫面,用筆隨意,用色典雅,林木山石的布局極佳,山峰造型也較奇特。王蒙借此畫表達的是自己隱居的決心。出生於畫壇世家的王蒙,曾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

  但可惜,王蒙並沒有把隱居進行到底。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卻因和胡惟庸有交情而受到牽連,死於南京的獄中。身世堪嘆。空有滿腹詩文書畫才情,竟不能自保。

  王蒙的獨特風格,表現在“元氣磅礴”、用筆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王蒙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鈎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餘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鬱然深秀”。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著名山水畫家薛亮家中就懸掛著王蒙的一副代表作(可惜的是,這是二玄社的複製品,真跡目前在上海博物館)。曾潛心揣摩王蒙畫作的薛亮告訴記者,元代的繪畫與宋代繪畫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貌,宋代山水偏重自然,而元代則偏重於意象、偏重於寫心。自己的創作中,就受到元代山水畫很大的影響。王蒙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複水,林巒鬱茂蒼茫。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題詞:“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