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采風變踩點 游山玩水能激發靈感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7 09:29:24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書非借不能讀也”,一旦據為己有,總難逃束之高閣的命運。藝術創作亦如此,每每要借用別人的地界,過幾天旁人的生活,才能擠出平時少得可憐的靈感,碰撞出在自己四平八穩、波瀾不驚的生活軌道上使勁擦也擦不出的火花。這擠靈感、撞火花的過程就是我們熟悉的“采風”。

  采風,原指采集民間的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等,成功案例有《詩經》等,後來,采風一詞雖發展出多重語義,但主要還是指深入田間地頭,收集整理各種民間文學素材。近年來,“采風”字眼滿天飛,各種參觀、考察都被冠以采風的名義,采風儼然成了體驗生活、尋找創作靈感的代名詞。

  不可否認,很多千古流芳的作品都在游歷他鄉途中完成,但誠如俗話所說“重要的不是風景,而是看風景的心情”,偉大作品的誕生,不是因為易景,而是因為移情,作者或遇國破家亡,或遭貶謫流徙,生活的突變充滿悲劇意味。與之相較,今人的采風就愜意多了。如果說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都是宣叙調,采風,則是想方設法改換外部環境、自願放逐身心、尋找咏嘆調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