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何有些人撒謊不臉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9 10:13:05  


  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羊城晚報》報道,為什麼有些人撒謊撒得那麼坦然?他們就一點不內疚嗎?他們不是不內疚,只是善於協調自己的認知,選擇性地忘掉誓言,用各種借口逃避自己內心的譴責,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做“道德推脫”。因此,要想變得誠實,請先從“不推脫”開始!

  騙子是先從自欺欺人開始的,他們不是不會內疚,而是善於給自己找借口,進行“道德推脫”。為什麼有些人撒謊之後可以若無其事?是經過深刻反省後準備痛改前非呢,還是產生“人人皆說謊”的想法,因此覺得無所謂了?

  “道德推脫”是認知失調理論在道德心理學中的一個運用。認知失調理論認為,當人們做出與自己信念不符的行為後會產生焦慮和不適。為了讓這種失調產生的不適感消失,人們通常會調整行為或者態度,讓行為與信念重新達成一致。道德推脫正是人們違背自己的道德信念後,通過調整自己對事件的態度來維護自己積極形象的手段,比如從小立志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卻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製作假學歷,然後自欺欺人地說:“自己其實具備了這個能力,只是‘萬惡的高考’不給機會。”

  不少研究表明,通過測量個體的道德推脫的水平可以預測未來的道德行為。比如,道德推脫水平高的兒童做出攻擊行為的可能性也更高。最近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麗莎.舒博士的研究表明,道德推脫不僅是一種個體的特質,而且還受到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