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芭蕾,如何才能更精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09:04:10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光明日報》報道,芭蕾舞誕生至今四百多年,足尖上的魅力令人折服,成為世界藝苑中一株美麗而嬌嫩的奇葩。然而,這門高雅藝術20世紀中期才傳入中國,傳播時間短,文化差異又大,普及起來需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在當下中國觀眾的印象中,芭蕾藝術是朦朧的,難以捉摸。那麼,芭蕾舞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近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首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為期11天的賽程裡,9場精彩賽事,芭蕾、編舞兩大論壇,6場大師班,3場面向公眾的主題教育活動,為我們揭開了芭蕾世界的神秘面紗。大賽特邀蜚聲國際的表演藝術家、編舞家、舞蹈理論家擔當評委,大師們在評判之餘,也帶來了不少新鮮思考。

  比賽陷入商業化誤區

  參加各種國際芭蕾比賽的經歷,給本屆大賽組委會副主席、藝委會主席趙汝蘅留下了深刻記憶。“今年我在紐約參加比賽,還沒賽完,很多舞團團長、經紀人就迫不及待地從兜裡掏出各種合同,有的優秀選手甚至收到了三四個工作邀請,好像比賽帶給他們的最大收益並不是榮譽或者獎杯,而是一份工作。2009年在洛桑的比賽也是這樣,賽場外甚至專門有一個地方,擺著小圓桌,就像個市場,大家可以談各種合作和工作機會。”“現在芭蕾舞比賽辦得越來越商業化了,有些甚至變成了舞蹈經紀的狩獵場。”中國著名舞蹈理論家、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肖蘇華一針見血地指出,商業化運作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比賽的發展趨勢。我們並不完全排斥這種做法,但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只是比賽的附屬品,而不應該是主要目的。

  那麼,舉辦芭蕾比賽究竟為了什麼?赫爾辛基國際芭蕾舞比賽組委會主席、芬蘭舞蹈家聯合會名譽主席多麗絲.萊恩介紹道:“世界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芭蕾比賽,有些是為了讓年輕人學習新的知識,有些是為了挖掘新創作的編舞作品。”趙汝蘅在談到舉辦本次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的目的時指出:“在中國舉辦比賽能給大家帶來什麼?我希望更多的是提供一個藝術交流的平台,使選手們通過比賽在藝術造詣上有所提升,也為我們中國芭蕾舞界選拔一些人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