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人為何讀懂了吳冠中?
http://www.CRNTT.com   2012-06-13 09:56:10


吳冠中作品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新民周刊主筆沈嘉祿報道,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家走出國門辦展覽不再有蜀道之難,如有強大團隊的嫻熟運作,似可成為晉身的階梯。但越是知名度高的畫家,對出國辦展越是慎重。1992年,聲譽日隆但已年過七旬的吳冠中應邀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吳冠中——20世紀的中國畫家》,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集結進入西方主流藝術陣地,也是吳氏水墨畫為西方人審視並接受的肇始。第二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又為他舉辦了個展:《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巴黎市政府還授予他一枚金光閃閃的勛章。後來,吳冠中還在新加坡和德國科隆辦過畫展。

  其實吳冠中更希望在紐約辦個展,但由於缺少關鍵人物的策劃與聯絡,一直沒辦成。現在,老人家的遺願實現了,由上海美術館和美國亞洲協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水墨革命:吳冠中作品回顧展》4月25日在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8月5日。這是一場壯美的視覺旅程,越洋而至,風雨兼程,大洋彼岸的觀眾可從54件水墨畫及手稿中領略一位中國畫家自7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藝術腳跡,以及他對中國水墨的研究與變革。這也是吳冠中逝世後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在西方國家展出。

  文化交流,不能滿足於“被選擇”“被娛樂”

  衡量一個畫展的成功與否,應從幾個方面體現出來:觀眾人數及反響,媒體與專業人士的評價,還有商業環節的運作。但吳冠中這次畫展的意義遠遠突破了這幾項指標,放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以及中美兩國文化交流與意識形態並存的大格局中來考量,這次畫展的意義就變得深遠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