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梁曉聲:《知青》絕不能過濾文革極左特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8 01:03:33  


 
  “《知青》表現的不只是上山下鄉身體上的苦,還有極左路線和對人性的危害。比如周萍的命運,趙曙光說‘中國病了’的那封信,還有在火車上看本書都被檢舉……等等,在那個年代,愛情不能順利進行,友誼難以維繫,動輒被調查,哪有半點浪漫與好玩?!劇中無非是寫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青年們還是希望有人性的溫暖,還是渴望純真的愛情和友誼。”
 
  有著在北大荒知青生活體驗的梁曉聲認為,人性與溫暖,美與醜的較量,即便在‘文革’歲月中也從未泯滅,“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天安門四五運動,就不會有打倒‘四人幫’。”
 
  梁曉聲指出,需要改進我們的文藝創作存在的欠缺:人性善的教誨不夠;感恩的教誨不夠;自我救贖的教誨不夠。梁曉聲說,“我希望大家在看完這部電視劇後對此再作出評論。”
 
  無怨無悔不是指那場運動
 
  作為曾經的知青,如何看待那段歲月?
 
  “不可因為有些知青通過勞動變強健了,而罔顧更多的年輕人不堪回首的命運。我不認為磨煉培養青年人非得用這樣不科學的方法,並且由此造成我們國家的科學和文化斷代。這場上山下鄉運動沒有什麼積極意義。這是我從未改變的觀點!”梁曉聲表示,寫這部電視劇,也想讓今天的年輕人了解那段歷史,“這不是一個平等的年代,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個可愛的年代!”
 
  “劇中每個人物都是有姓名的,但是,有一個大大的‘人物’是沒有姓名的,那就是那個時代,它的姓名只有兩個字‘文革’。我們團隊達成了共識,要把‘文革’這個籠罩在我們所有人頭上的暗影寫出來,這些年輕人的抗爭,是一種本能;他們的故事,是一首掙脫暗影的青春之歌。”
 
  談及片尾歌詞唱到的“無怨無悔”,梁曉聲強調,指的絕不是那場運動。
 
  “在那場運動中,在那樣的年代裡,我們還那樣相愛過,還有過如此感人的兄弟情誼,還可以與一方農民結下深厚感情,我們對此無怨無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