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國產電影發展面臨原創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5 09:30:51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日前,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組委會宣布,從本屆電影節開始恢復最佳編劇獎。“這是眾望所歸。”年過六旬的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直言,恢復編劇獎是一個風向標,可以在影視界乃至整個社會倡導尊重編劇、尊重原創的意識。

  “原創疲軟已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首要危機。當下的‘劇本荒’不是靠設立編劇獎就能立馬解決的。”王興東說,中國電影要走出發展困境,國家必須大力扶持、鼓勵、重獎、保護原創。

  中國電影不缺導演明星和資金,缺的是好劇本

  記者:您從2008年起,就在全國政協會議等多個場合呼籲百花獎恢復設立編劇獎。您為什麼堅持多年為編劇獎鼓與呼?

  王興東:百花獎在1962年創建時,是注重獎勵優質劇本的。第一屆最佳編劇獎是夏衍、水華的《革命家庭》;第二屆授予李的《李雙雙》。百花獎因故中斷17年後,第三屆(1980年)最佳編劇獎是陳立德的《吉鴻昌》。後來,百花獎一直沒有編劇獎。連這樣的國家級電影評獎都漠視編劇的作用,大學生電影節當然也不設了,毫無知識產權的意識和學術概念。這當然會貶低原創的價值,讓業內界外不把編劇當回事兒。很多制片人、導演也對在字幕、海報、媒體上消除編劇的署名權習以為常。這種連鎖反應造成了編劇的生存狀況日益嚴峻,創意被剽竊、作品被隨意篡改等問題叢生。編劇辛辛苦苦地創作劇本,結果拍攝成影片卻都是他人的成就,這顯然不公正。

  我們一直爭取恢復編劇獎,不是為了爭百花獎杯,而是為了維護編劇在電影版權經濟中的法定地位和權益,在影視界乃至整個社會倡導尊重編劇、尊重原創的意識。我相信,觀眾有能力參與百花獎最佳編劇獎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好劇本。

  記者:恢復編劇獎,能改變優秀編劇缺乏的現狀嗎?

  王興東:恢復評獎是一個風向標,可以鼓勵好編劇,獎勵好作品。但是,多年來,影視界舍本逐末,重導演、寵明星,輕編劇,光靠設立一兩個獎很難立馬出現大批的優秀編劇。演員可能因為一個角色一夜成名,導演也可能因為兩部影片備受追捧,而培養一個優秀的編劇得有長期的過程。編劇不僅是文學家,還要是思想家,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編劇田漢在《風雲兒女》電影中留下來的,這是中國電影編劇自豪的旗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